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安置房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6 20:13

  本文关键词:安置房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安置房社区 社区建设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农村户籍人口转入城市,形成了大量原户籍为农村人口的社区,即安置房社区。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传统的生活方式被改变,对社区公共服务的需求也相应改变并随之增长、多样化。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作为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实现的载体,对于安置房社区居民社区公共服务需求的实现和社会福祉的增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在国家推动社区建设、增进居民社会福祉的视角下,各级地方政府致力于创新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实践,将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作为其中一环予以落实。然而,安置房社区作为城镇化发展产生的新的社区类型,政府对“农转城”人员的关注点多限于将农村人口安置下来,让他们“上楼”,而对如何根据安置房社区及其居民特征促进安置房社区的建设发展,并为其提供完善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以增进居民社会福祉的问题关注较少。加之由于受到政府财力物力的限制和传统思维的影响,社区内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效能低下,供给主体单一化,与居民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已显得比较突出,如何完善安置房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已成为地方政府与安置房社区居民广泛关注的现实问题。而要有效推进安置房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需要明确把握当前安置房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此,本文选择以重庆市渝北区安置房社区为例,通过对安置房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进行实地调查,以社区建设、增进社区居民福祉为视角出发,立足于安置房社区及其居民特征,以期了解社区居民对各项设施的实际偏好和需求强度以及影响社区居民需求度的因素,把握目前渝北区安置房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而从多中心主义理论、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视角,提出推进安置房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基于问题、需求特征和影响因素以及对制度的了解,提出未来一段时期城市安置房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对策思路。通过对重庆市渝北区龙兴镇同乐社区和合家园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发现,安置房社区有其独特性。社区居民的职业多为自由职业者和工人,文化程度和收入低;社区居民认识到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对自身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但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了解途径较为被动,缺少反映其需求的有效通道;部分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还未能有效满足居民需求;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家庭结构的社区居民对于部分具体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的确存在差异,也即不同类别的社区居民存在着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偏好。同时当前重庆渝北区安置房社区建设还呈现出多方面问题,一是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知晓率低;二是居民满意度评价不高,配套数量不足;三是供给方式标准化,缺乏针对性;四是供给主体单一化,多方供给参与度不足;五是运营机制不健全,后期管理维护缺失;六是信息沟通不完善,社区居民参与共建意识淡薄。为有效应对当前安置房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推进安置房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需要明确把握安置房社区及其居民特征,创新思维,不仅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提高资金运作效率,更需要构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多元供给主体,加强安置房社区组织建设和能力建设,增强社区公共性,提高社区参与度,建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供需主体之间的良性关系。本文以多中心主义、福利多元主义理论为指导,提出要推进安置房社区建设,就必须做到其一,转变供给观念,加大基础投入;其二,加大宣传,提高设施知晓率;其三,提高社区服务水平,照顾不同层次需求;其四,整合多方力量,构建多元化主体参与平台;其五,健全运营机制,完善后续管理维护;其六,增加公众参与渠道,完善社区居民意愿表达机制。
【关键词】:安置房社区 社区建设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69.3;TU984.1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第1章 绪论10-23
  • 1.1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11-14
  • 1.1.1 研究缘起11-12
  • 1.1.2 研究意义12-14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4-21
  •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14-17
  •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17-21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21-23
  • 1.3.1 研究方法21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21-22
  • 1.3.3 研究思路22-23
  • 第2章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关概念与理论23-27
  • 2.1 概念界定23-24
  • 2.1.1 社区与安置房社区23-24
  • 2.1.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24
  • 2.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理论基础24-27
  • 第3章 安置房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27-40
  • 3.1 渝北区社区调查情况27-30
  • 3.1.1 调查实施过程27-28
  • 3.1.2 社区居民基本信息28-30
  • 3.2 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认识30-31
  • 3.3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备与居民需求度31-38
  • 3.3.1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备情况31
  • 3.3.2 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整体需求度31-32
  • 3.3.3 不同类别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度32-36
  • 3.3.4 居民对当前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满意度36-38
  • 3.4 本次调查结论38-40
  • 第4章 安置房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问题及成因40-44
  • 4.1 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知晓率较低40
  • 4.2 居民满意度评价不高,配套数量不足40-41
  • 4.3 供给方式标准化,缺乏针对性41
  • 4.4 供给主体单一化,参与度不足41-42
  • 4.5 运营机制不健全,,后期管理维护缺失42
  • 4.6 信息沟通不完善,社区居民参与意识淡薄42-44
  • 第5章 完善安置房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44-50
  • 5.1 转变供给观念加大基础投入44
  • 5.2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设施知晓率44-45
  • 5.3 照顾不同层次需求提高社区服务水平45-46
  • 5.4 整合多方力量构建多元化主体参与平台46-48
  • 5.5 健全运营机制完善后续管理维护48
  • 5.6 拓宽参与渠道完善社区居民意愿表达机制48-50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50-52
  • 参考文献52-55
  • 附录55-58
  • 致谢58-59
  • 在校期间科研情况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凤琴;;中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研究述评[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10期

2 王冰;;社区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4年01期

3 任晋锋;吕斌;;北京核心城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问题及对策研究——以西城区调研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2年02期

4 张磊;陈蛟;;供给需求分析视角下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研究[J];规划师;2014年05期

5 任晋锋;吕斌;;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问题及对策——以北京西城区为例[J];规划师;2011年S1期

6 王晓利;苏玲霞;;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域配置差异分析与均等化对策[J];城市建筑;2013年18期

7 ;行业信息[J];现代建筑电气;2013年12期

8 丁一;;城市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的动态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9 史健洁;朱晓芳;马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以镇江市润州区为例[J];江苏城市规划;2012年11期

10 李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瑾;;关于社区公共服务的思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2 杨爽;;治理理论视角下的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论丛2013卷第1辑[C];2013年

3 温姣;王丹云;;构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路径选择[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春;;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多元协作组织研究[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5 吴平;蒋飞海;;新形势下社区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模式探索——基于成都市几个典型乡镇、街办的调研[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袁杰;李敏;陈骏杰;;社区公共服务建设中的标准化建设[A];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4年

7 史健洁;朱晓芳;马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以镇江市润州区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潘嘉虹;蒋颖;;城市边缘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配置研究——以杭州市杨家牌楼社区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居住区规划与房地产)[C];2013年

9 田祚雄;;改革社区公共服务是建设和谐武汉的重要途径[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杨寅;罗文廷;;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完善与改革——以上海市普陀区长寿路街道为例证[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海组;一批村级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挂牌[N];泰州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杨炳珑;社区公共服务:影响百姓幸福的“晴雨表”[N];中国社会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温海龙 黄璐聪;社区公共服务能否“外包”?[N];福州日报;2010年

4 罗念 王厚杰;湖北省级投入5200万元建设社区公共服务站[N];中国社会报;2011年

5 记者 吴启辉;我市建设36个社区公共服务站[N];石狮日报;2011年

6 记者 周敬邋通讯员 张艳 周丹 实习生 熊威;社区公共服务与管理系统全市推广[N];长江日报;2007年

7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王名;构建公众参与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N];中国社会报;2007年

8 李军;安塞县开展社区公共服务网络试点[N];中国社会报;2007年

9 记者 王冰 于淼;大力加强基础建设 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N];齐齐哈尔日报;2009年

10 记者 杨秀娟;嘉兴社区公共服务亮出个性牌[N];嘉兴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耿云;治理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婷婷;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优化路径研究[D];湖北大学;2012年

2 夏学贤;济南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及路径建构[D];山东大学;2013年

3 高璐;青岛市社区公共服务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4 王w

本文编号:9847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9847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8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