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波半现代化之“帝国的黄昏”——法国与西班牙的改革之殇
本文关键词:第一波半现代化之“帝国的黄昏”——法国与西班牙的改革之殇
【摘要】:作者以一个全新的审视现代化的分析框架为出发点,探讨1700—1789年间的"第一波半现代化"中法国和西班牙的现代化历程。18世纪法国和西班牙的波旁王室在战败后带来的财政危机和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来谋求富国强兵之道。法国和西班牙的改革主要从政治、经济和财政三个层面进行:在政治改革中,两国试图恢复中央权威;在经济改革中,两国都一定程度地开放市场;在财政改革中,两国尝试通过向特权阶级征税和紧缩等方式渡过危机。在特权阶级的阻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下,法国和西班牙在这三个领域的改革最终都未能成功,但是两国面临的结局又不尽相同。法国具有较强的国家能力,能够有效地动员整个国家机器去推动改革,引起了以贵族为主的既得利益者的激烈反抗,最终旧制度下的法国在王权和贵族的内耗中爆发大革命。西班牙的国家能力较弱且具有广阔的殖民地作为缓冲,因此政府缺乏足够能力与决心在本土进行强有力的变革。在贵族的阻挠下,政治、经济和财政改革很快失败。西班牙的改革者知难而退,将改革的注意力转向了殖民地,通过加强对殖民地的控制和掠夺来缓解国内的危机,最终导致了19世纪西班牙殖民帝国的崩溃。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改革 财政危机 利益固化 国家能力 殖民地
【分类号】:D756.5;D755.1
【正文快照】: 一第一波半现代化的意义 地理大发现是现代化的起点和近代世界史的开端。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的近三百年间,西欧地区与东欧、中东以及东方世界的差距逐渐拉大,而西欧内部原本实力相近的国家间也出现了梯度和分流。英国开始成为全球性霸权,机械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叶成城;;重新审视地缘政治学: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视角[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年05期
2 叶成城;唐世平;;第一波现代化:一个“因素+机制”的新解释[J];开放时代;2015年01期
3 亚历西斯·德·托克维尔;桂裕芳;张芝联;冯棠;;旧制度与大革命[J];学习月刊;2013年01期
4 左希迎;唐世平;;理解战略行为: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11期
5 张宇燕,高程;美洲金银和西方世界的兴起[J];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永良;蒋东龙;;论中国反恐怖斗争的战略转型[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2 张望;;东亚安全结构中的日本及其战略选择[J];国际安全研究;2016年05期
3 陆伟;;荣誉偏执、身份迷思与日本战略偏好的转向[J];当代亚太;2016年04期
4 王泉伟;;构想天下秩序:汉代中国的对外战略[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5 刘城晨;翟新;;战略调适与联盟瓦解:分化联盟的实践路径[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年04期
6 叶成城;唐世平;;第一波半现代化之“帝国的黄昏”——法国与西班牙的改革之殇[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年03期
7 霍国庆;顾春光;张古鹏;;国家治理体系视野下的政府战略规划: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J];中国软科学;2016年02期
8 于大海;;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理性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年36期
9 昌恺婷;;关于“四个全面”的哲学思考[J];智富时代;2015年10期
10 赵蓉英;陈志毅;郭凤娇;;战略行为视角下国内企业竞争情报实施的理论模型构建研究[J];情报杂志;2015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诗楠;唐世平;;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时间:时序和时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年02期
2 苏若林;唐世平;;相互制约:联盟管理的核心机制[J];当代亚太;2012年03期
3 张克成;;全球化时代地缘政治安全观念的转变[J];太平洋学报;2012年04期
4 时殷弘;;武装的中国:千年战略传统及其外交意蕴[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06期
5 左希迎;;新精英集团、制度能力与国家的军事效仿行为[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09期
6 潘忠岐;;从“随势”到“谋势”——有关中国进一步和平发展的战略思考[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02期
7 周丕启;;论战略布局[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06期
8 秦亚青;;关系本位与过程建构:将中国理念植入国际关系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9 赵可金;;全球化时代的新地缘理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赵景芳;;战略文化的再思考[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明军;中国国家能力研究[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年02期
2 黄宝玖;国家能力:涵义、特征与结构分析[J];政治学研究;2004年04期
3 黄宝玖;;国家能力研究述评[J];三明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张立国;;社会转型期如何实现国家能力建设[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4期
5 关海庭;皇娟;侯华伟;;国家能力及当代中国国家构建的基本途径探讨[J];领导科学;2010年20期
6 张立国;;论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能力建设[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何怀宏;;国家能力、法治与责任政府——读福山《政治秩序的根源》[J];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01期
8 霍建国;;现代国家能力建设:价值、基础、实践和目标[J];学习与探索;2012年04期
9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经济实力决定政治权力——国家能力应予加强[J];领导文萃;1993年11期
10 刘京希;论转型时期的国家能力与社会能力[J];文史哲;199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晓鹏;;比较国家建构:近代欧的历程与中国语境的释[A];第五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汪志强;;我国非政府组织:检视、批评与超越[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勇剑;奥运背后的国家能力[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2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包刚升;走出理解“国家能力”概念的误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任剑涛;建立“有限政府”岂会降低政府威信?[N];北京日报;2007年
4 张勇 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理解国家自主性的三个维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早报见习记者 王泳桓 华盾 翻译;亚信有承担团结所有国家能力[N];东方早报;2014年
6 刘瑜;重新带回国家[N];东方早报;2014年
7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周其仁;国家能力不等于政府能力[N];湖北日报;2014年
8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彭定光;践行核心价值观 提升我国国家能力[N];中国教育报;2014年
9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 马一德;构建强大国家能力 全面推进深化改革[N];光明日报;2014年
10 张若渔;民间维权是一种国家能力[N];中国保险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霍建国;现代国家能力的政治哲学反思[D];黑龙江大学;2012年
2 柳庆刚;经济增长、地方政府竞争、国家能力和结构失衡[D];北京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衣春迪;福山国家构建理论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2 李风华;关于社会主义国家能力的方法论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纪杰;和谐社会视角下的中国国家能力建设[D];宁波大学;2012年
4 梁述清;“回归国家”学派视域下国家自主性与国家能力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5 周文学;论国家能力及其限度[D];郑州大学;2002年
6 曹开雄;国家中心观视角下的中国社会抗争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7 李佳;政府危机管理视角下的中国国家能力[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061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006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