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浅析非洲伊斯兰教与欧洲殖民主义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10-20 09:05

  本文关键词:浅析非洲伊斯兰教与欧洲殖民主义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非洲伊斯兰教 殖民主义 间接统治 影响


【摘要】:非洲伊斯兰教系伊斯兰教传入非洲大陆之后同当地传统宗教文化长期碰撞与融合的产物,带有鲜明非洲特色。长期以来,非洲伊斯兰教与殖民主义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面对欧洲殖民主义的入侵,非洲伊斯兰教进行了顽强抵抗或非暴力抗争,在武力抵抗失败后一些穆斯林领导人选择同殖民主义者合作以求得生存与发展。殖民主义者的"间接统治"或"同化"政策,对非洲伊斯兰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二者关系十分复杂,不能简化为"对抗"或"合作",而应具体分析。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社会文化室;
【关键词】非洲伊斯兰教 殖民主义 间接统治 影响
【分类号】:D74;D75
【正文快照】: 一、非洲伊斯兰教对殖民入侵的反抗由于地缘上的接近,非洲大陆似乎注定会成为伊斯兰教向外扩展的首要目标。公元639年12月,第二代哈里发欧麦尔(Omar)派遣大将阿穆尔(Amr)由巴勒斯坦进入处于拜占庭帝国统治下的埃及,非洲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1从伊斯兰教在非洲各地早期传播的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维建;;西非的苏非主义:历史、现状与新苏非教团[J];世界宗教研究;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璐;彭祖女;;非洲边界冲突及其特点[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年12期

2 李伯军;;非洲民族国家建构面临的挑战与国际法[J];法治研究;2011年03期

3 甘均先;;国家失败与失败国家——关于“失败国家”现象的一些批判性思考[J];国际论坛;2007年05期

4 孙晓萌;;围绕尼日利亚国语问题的政治博弈[J];国际论坛;2009年05期

5 李安山;;20世纪中国的非洲研究[J];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04期

6 程多闻;;“国家”视角下的“失败国家”成因研究——以非洲国家为研究中心[J];国际关系研究;2014年05期

7 杨金才;任易;;论《河湾》中的民族认同危机[J];外国文学;2014年06期

8 侯建新;;新中国世界史研究六十年[J];河北学刊;2009年04期

9 钱乘旦;吕一民;徐健;;“十一五”期间的世界近代史研究[J];世界历史;2011年04期

10 王涛;张勃;;殖民主义与乌干达民族国家的发展[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安山;;论中非合作论坛的起源——兼谈中国非洲战略的思考[A];中国非洲研究评论(2012)[C];2013年

2 Li Anshan;Xu Mengshui;Wang Cheng'an;Zhao Changhui;Li Lin;Pan Huaqiong;Liu Haifang;He Wenping;Zeng Aiping;Imene Belhadj;Hicham Wazzani;Antoine Lokongo;Zhang Weijie;Yang Tingzhi;Mr.Ye Xiaolin;Liu Shaonan;;The Forum on China-Africa Cooperation:From a Sustainable Perspective[A];China and Africa in a Global Context(Volume Ⅱ)[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宇晨;二十世纪三十至七十年代约翰内斯堡的黑人社会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卞克文;穆塞韦尼与乌干达的发展研究(1986-2006)[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乌小花;当代世界民族宗教问题与世界和平[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陆勇;传统民族观念与清政府[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洪永红;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6 沈惠平;美国民族主义对当代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谢立忱;当代中东国家边界与领土争端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8 王润斌;民族主义演进与奥林匹克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9 王玉玉;达尔富尔危机的原因及解决途径[D];外交学院;2009年

10 田源;移民与国家安全[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泽林;第三世界国家乌干达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变迁及发展研究—兼谈与中国少数民族的比较[D];贵州财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664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0664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a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