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制度正当性的根源及其中国意义
本文关键词:福利制度正当性的根源及其中国意义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福利制度一直是中国的重要参照系。但是,中国学界对于西方福利制度的观察更多地集中于政策措施和改革动向,对于其逻辑基础则关注较少,这种实用主义的研究格局限制了我们对西方福利制度的理解,影响了我们对中国福利制度现状的判断。在总结经济、政治和社会三个层面上西方福利制度正当性的根源后可以发现,部分南欧国家的债务危机与包括福利支出在内的政府支出的增加不无关系,但是,欧债危机只是对这些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南欧国家的政策措施提出了改革的要求,并没有动摇福利制度正当性的基础,从欧债危机引申出中国应该避免过度的福利支出的观点未必妥当;关于中国福利制度现状的争论,秦晖更多地注意到中国福利制度建设的进展,王绍光更多地关注中国福利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两人的观点的差异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福利制度 福利国家 正当性 财富 民主
【分类号】:D57;D632.1
【正文快照】: 1需要指出的是,西方学界关于福利国家正当性的研究大多零散地存在,且多以价值判断为主,鲜见以财富、民主和正义作为分析指标的专项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福利制度一直是中国的重要参照系。但是,中国学界对于西方福利制度的观察更多地集中于政策措施和改革动向,对于西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再见,北欧福利制度[J];社会工作研究;1994年01期
2 刘淑青;从养老金法看英国福利制度的制约因素[J];德州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罗红卫;西方福利制度的模式及启发[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4 徐延辉,林群;福利制度运行机制:动力、风险及后果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3年06期
5 张红霞;;北欧国家的福利制度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何雪梅;;试论西方反福利思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S1期
7 李开盛;张冬林;;欧债危机与西方福利制度的再审视[J];学习月刊;2012年07期
8 禄德安;;欧债危机与福利制度的反思[J];改革与战略;2012年06期
9 张建国;孙兆龙;;欧洲福利制度的经验教训及启示[J];当代世界;2012年05期
10 黄敬宝;;英国福利制度的弊端与改革[J];中国经贸导刊;2012年1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魏磊;近年欧洲各国福利制度改革[N];社会科学报;2007年
2 郑秉文 段国选;经济危机下的福利制度调整[N];中国证券报;2009年
3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方栓喜;以培育中产者为目标构建福利制度[N];上海证券报;2012年
4 刘瑜;福利国家的限度[N];南方周末;2008年
5 记者 杨敬忠 吴波;丹麦:生育福利制度让人民“很幸福”[N];经济参考报;2013年
6 伶帆;植根于福利制度中的瑞典社会救助体制[N];中国社会报;2006年
7 高峰;香港养老福利制度的启示[N];中国社会报;2014年
8 钱军;美国:政府管得少一点 社会管得多一点[N];中国社会报;2006年
9 陈池;英国普惠型福利制度的借鉴价值[N];中国社会报;2007年
10 黄婧;英国福利制度改革[N];学习时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花;美国工作福利制度述评[D];厦门大学;2008年
2 刘雪莹;英美两国福利制度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黄卫邦;英国福利制度改革与启示[D];外交学院;2015年
4 龚思进;转型期的东欧国家福利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陈赞;美国工作福利制度对福利母亲和儿童的影响[D];天津外国语学院;2008年
6 何雪梅;成就与危机:英国福利制度的演变[D];四川大学;2002年
7 刘玉欣;英国工党政府1997年以来的福利制度改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8 杨蓉蓉;福利文化与中国养老保障对策选择[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梁丽涛;全球化下的英国福利制度改革[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高小燕;英国福利制度改革及对中国社会保障政策的启示[D];西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683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068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