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区域警务合作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5 22:04
本文关键词:中亚区域警务合作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犯罪 中亚区域警务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 国际刑警 安全
【摘要】: 关于中亚区域警务合作,似乎在本区域诸多合作体系(如,上海合作组织、独联体国家体系)里都能看到其模糊的身影,但仔细斟酌起来——它又是那么难于分辨、难于言说,因为它们多散见于军事安全合作领域,且机制化合作程度低、合作水平不高。对于这种合作状况,本文通过对本地区主要的国际区域性组织(如上海合作组织)内警务合作的实务、案例予以考察、分析,借助于国际经济、国际政治、国际犯罪、民族宗教等方面的知识,运用理论思辨、归纳推理、实证分析、系统论等方法,以国际区域警务合作与刑事司法协助为切入点,对中亚区域警务合作予以研究、剖析;具体言之,本文包括以下主要内容:首先,把握中亚区域警务合作的定义并对与之有关的背景知识予以介绍;其次,分析了中亚区域警务合作的性质与特征、法理依据以及开展中亚区域警务合作的意义、必要性和可能性;再次,通过考察中亚区域警务合作的现状,探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中亚区域警务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并对症下药、提出自己关于推进中亚区域警务合作、逐步建立健全合作体制的建议与设想。
【关键词】:犯罪 中亚区域警务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 国际刑警 安全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73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9
- 一、中亚区域警务合作的基本概念9-14
- (一) 国际区域警务合作9
- (二) 中亚地区的范围9-10
- (三) 中亚区域警务合作的基本概念10-12
- (四) 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概况及其框架内的警务合作12-14
- 1、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概况12-13
- 2、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警务合作13-14
- 二、中亚区域警务合作的性质与特征14-18
- (一) 中亚区域警务合作性质14-16
- 1、这种合作是国际警务合作的基本形式14
- 2、这种合作为地理上相互邻近的国家警察当局所乐于接受14-15
- 3、这种合作符合有关各方的地缘政治诉求15-16
- (二) 中亚区域警务合作的基本特征16-18
- 1、合作的主体是有关主权国家的主管机关16
- 2、合作的开展必须根据有关的国际条约与国内立法或互惠原则16-17
- 3、合作的主要内容是在警察联合执法过程中的相互协作17
- 4、这一合作具有同质性特征17-18
- 三、中亚区域警务合作的法理依据、原则18-24
- (一) 中亚区域警务合作的法理依据18-21
- 1、中亚区域警务合作国内法依据19-20
- 2、中亚区域警务合作国际法依据20-21
- (二) 中亚区域警务合作的基本原则21-24
- 1、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自主原则21
- 2、平等协商、直接合作原则21-22
- 3、公共秩序保留原则22-23
- 4、有约必守与及时有效原则23
- 5、维护合作各方国民合法权益的原则23-24
- 四、中亚区域警务合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可能性24-30
- (一) 中亚区域警务合作的重要意义24-27
- 1、有利于增强中亚各方涉外刑事管辖效力24
- 2、有利于打击跨国犯罪24-25
- 3、有利于保护国家和公民的合法权益25
- 4、中亚区域警务合作对我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5-27
- (二) 中亚区域警务合作的必要性27-28
- (三) 中亚区域警务合作的可能性28-30
- 1、安全上的需要28-29
- 2、认知上的一致性29
- 3、地缘上优势明显29-30
- 4、有关大国强力推动30
- 五、中亚区域警务合作现状及其评析30-38
- (一) 中亚区域警务合作的合作渠道及主要领域30-33
- 1、通过共同参加的全球性国际公约、条约开展合作31-32
- 2、通过缔结区域性国际条约开展合作32-33
- (二) 中亚区域警务合作现状评析33-38
- 1、法律基础薄弱、组织化程度低,合作水平不高33-35
- 2、合作的领域狭窄,手段有限、方式方法陈旧35-36
- 3、中亚区域警务合作新亮点36-38
- 六、中亚区域警务合作的障碍分析38-46
- (一) 文化、文明差异较大,区域认同感缺乏38-40
- (二) 有关各方的国家利益纠葛40-41
- (三) 社会、政治不确定因素较多,区域组织内部凝聚力不强41-43
- (四) 美国插手中亚给中亚区域警务合作带来一定障碍43
- (五) 本区域成员国法治水平不高,影响中亚警务合作进程43-45
- (六) 国际“两泛思潮”影响中亚区域警务合作45-46
- 七、中亚区域警务合作前景展望与设想46-60
- (一) 增强互信、培育警务合作社会基础46-47
- (二) 转变观念,拓展合作领域、更新合作手段47-50
- 1、更新安全合作理念47-48
- 2、拓展合作领域48
- 3、积极运用国际上通行的警务合作方式48-50
- (三) 充分利用现有合作机制,在已有框架内开展务实合作50-54
- 1、积极开展双边警务合作50-51
- 2、加强中亚区域内有关国际组织间的协调与配合51
- 3、在国际刑警组织框架内并以之为依托开展区域多边警务合作51-52
- 4、加强与本区域外其他国际组织互利合作52-54
- (四) 抓好制度建设,逐步建立中亚区域警务合作大平台54-59
- 1、成立区域警务合作联合委员会55
- 2、设立警务合作联络机关55
- 3、建立犯罪情报信息网络中心55-56
- 4、建立警务合作机制的有关专业处置机构56-57
- 5、建立刑事案件的协查机制57
- 6、建立刑事司法文书异地委托送达、执行机制57-58
- 7、切实建立起警务保障系统58
- 8、逐步建立区域警务合作官方组织58-59
- (五) 警务合作与政治、经济、文化合作互动,,并为之保驾护航59-60
- 结束语60-62
- 注释62-67
- 参考资料67-75
- 论文发表清单75-76
- 致谢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凤;;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刑事警务合作[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何秉松,廖斌;恐怖主义概念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3年04期
3 ;制止向恐怖主义提供资助的国际公约[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6年02期
4 王海燕;;考察归来谈中亚[J];大陆桥视野;2005年12期
5 何妍;石松;;安全合作中的东盟和上海合作组织的比较分析[J];东南亚纵横;2006年08期
6 汪新生;东南亚地区的反恐形势与安全合作努力[J];东南亚研究;2004年02期
7 田宏杰;恐怖主义犯罪的界定[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8 陈家林;“恐怖活动组织”界定问题初探[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9 杨恕,汪金国;中亚安全和阿富汗毒品[J];东欧中亚研究;2001年04期
10 张来仪;中亚的伊斯兰极端主义[J];东欧中亚研究;2001年05期
本文编号:10956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095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