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从中美智库的比较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发布时间:2017-11-09 11:08

  本文关键词:从中美智库的比较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特色 新型智库 中美智库 比较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革命的到来,政府对信息垄断逐渐瓦解,政策问题日益复杂和技术化,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对"外脑"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大决策。克服现有智库资源的缺陷,探索建立高质量、独立、影响力广泛的新型智库成为中国政府及社会的又一重要举措。
【作者单位】: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
【分类号】:C932;D771.2
【正文快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 到国际标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2008年全球智库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 报告》认为目前全球共有5465家智库。美国以1777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把智库发展提高到了国家战 家最多,中国大陆被认可的智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瑞博;刘芸;;智库影响力的国际经验与我国智库运行机制[J];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2 张璐晶;;中国本土智囊:“贫富不均”的世界第二[J];中国经济周刊;2014年06期

3 赵可金;;美国智库运作机制及其对中国智库的借鉴[J];当代世界;2014年05期

4 王健君;韩冰;;中国需要国际化战略智库[J];决策与信息;2014年Z2期

5 王莉丽;;美国公共外交中智库的功能与角色[J];现代国际关系;2012年01期

6 李国强;;对“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认识和探索[J];中国行政管理;201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伟;;充分发挥图书情报机构的专业智库功能——以陕西省图书情报界专家参与宝鸡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制度设计课题研究为例[J];当代图书馆;2013年01期

2 夏春海;王力;;智库研究与国家软实力提升:观照国际经验[J];重庆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3 杨尚东;;全球智库发展实践、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管理现代化;2014年01期

4 崔玉军;;中国智库的规模与建设取向[J];重庆社会科学;2014年07期

5 罗爱玲;;美国政府中东公共外交:目标、内容与成效分析[J];国际关系研究;2014年03期

6 林跃勤;;论新兴大国崛起的理论准备[J];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07期

7 袁琳;王莹;;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智库:职能、特点与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4年04期

8 薛秀娟;魏华;;顾问团制度在行政机关管理中的问题研究[J];世纪桥;2014年05期

9 杨耀防;;论“昌九一体双核发展”中的新型高校智库建设[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10 覃小华;甘永萍;;新形势下中国特色旅游智库建设的思考[J];对外经贸;2014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闫辰;现代国家治理视野下中国执政党决策机制的变革与优化[D];吉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周艳;我国政府决策咨询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考[D];南京大学;2013年

2 袁萍;试析冷战后美国对中东地区的公共外交[D];湘潭大学;2012年

3 张楠;布赖恩·琼斯的决策制定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4 姚俊娟;21世纪初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5 林琅;试论美国智库对中美关系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4年

6 王卓伦;中国外交智库的决策参与研究[D];外交学院;2014年

7 郝林;西部智库发展及其影响力提升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淑新;;国外智库管理运行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05期

2 李瑞昌;关系、结构与利益表达——政策制定和治理过程中的网络范式[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王莉丽;;美国智库的“旋转门”机制[J];国际问题研究;2010年02期

4 薛澜;朱旭峰;;中国思想库的社会职能——以政策过程为中心的改革之路[J];管理世界;2009年04期

5 曹永森;;从政治沟通看政治决策的民主性和开放性——中西方智库、媒体的比较分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蒋硕亮;;政策网络:政策科学的理论创新[J];江汉论坛;2011年04期

7 李占峰;金家厚;鲍宗豪;;中国智库发展亟需理念和制度创新[J];开放导报;2011年06期

8 朱旭峰,苏钰;西方思想库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基于社会结构的影响力分析框架构建[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12期

9 朱旭峰;;国际思想库网络——基于“二轨国际机制”模型的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05期

10 孙志茹;张志强;;基于信息流的思想库政策影响力分析框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年2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主任 王荣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发展道路的开拓者——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J];新疆社科论坛;2001年02期

2 曾宪章,孙树勋;中国共产党对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J];政法论丛;2001年04期

3 佟玉东;毛泽东与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J];长白学刊;2002年01期

4 毕瑛涛;浅议我国文化建设中的“中国特色”[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03期

5 刘绍明;教育、法制、监督并重——中国特色预防腐败体系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6 吴勇;按“三个代表”要求,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J];湖湘论坛;2004年02期

7 程文浩;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廉政体系[J];中国监察;2004年11期

8 王毅;政治文明建设必须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9 葛缨;试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丁建军;;论中国特色人本发展观的形成与完善[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应山;;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魏宪朝;;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活的灵魂[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韩柱;;高校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若干思考[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邵腾;;突破的进程与完善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几点回顾与思考[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5 王格芳;;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6 范浩卿;;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催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7 孙振玉;;论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实践经验[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4集)[C];2009年

8 贾冰岭;;中国共产党90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王春峰;侯远长;;在改革开放中创新中国特色发展观[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倪光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中国特色的信息化[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晏智杰;浅谈中国特色经济学的建设[N];光明日报;2005年

2 孙敏;解读“中国特色”[N];战士报;2003年

3 哈尔滨市政府副市长、民进市委主委 张显友;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思考[N];哈尔滨日报;2007年

4 李珠 徐博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年[N];保定日报;2007年

5 张心阳;“中国特色”论[N];北京日报;2007年

6 刘昆;广西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N];光明日报;2007年

7 湖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宋育英;更加自觉地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7年

8 张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N];金融时报;2007年

9 本报评论员;发展见证中国特色[N];凉山日报(汉);2007年

10 何民捷;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N];人民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构论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2 苏星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于建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4 田瑞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5 许瑞;中国特色的预防腐败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6 魏红英;有中国特色国家结构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梦涛;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8 杨佳瑛;民主的中国特色[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

9 杨宏庭;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阮东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沙沙;试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D];长春师范学院;2010年

2 李鹏;构建中国特色公民社会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张彦;论中国特色公共领域的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彩利;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真理性与价值性[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佳;文本传播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途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6 徐文玲;转型期大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接受问题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7 常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与创新的探析[D];内蒙古大学;2008年

8 严云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基础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刘勋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文化因素[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李华耕;论建立中国特色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1615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1615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9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