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媒体对集体抗议运动的塑造:一种世界性的趋势
本文选题:社会媒体 + 集体抗议 ; 参考:《国际论坛》2014年03期
【摘要】:在web 2.0时代的当今世界,社会媒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媒体与集体抗议运动之间的关系,并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塑造着现代集体抗议运动。不管是集体抗议的意义建构、媒体的发生机制,还是集体抗议的空间形态,抑或是集体抗议中的行动者,都受到社会媒体越来越深的影响,而这使得抗议运动变得更加不确定和不可控,增加了各国应对集体抗议的压力,任何国家都应该认真严肃地对待这一问题。
[Abstract]:In the world of web 2.0 era,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media has chang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dia and the collective protest movement to a great extent, and has shaped the modern collective protest movement in a new way. Whether it i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eaning of collective protest, the occurrence mechanism of media, the spatial form of collective protest, or the actors in collective protest, it is increasingly influenced by social media. This has made the protest movement more uncertain and uncontrollable, increasing the pressure on countries to respond to collective protests, which should be taken seriously by any country.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群体性突发事件过程中的地方政府政务微博管理机制研究”(编号为:12CZZ019)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网络社会背景下地方政府开放式决策研究”(编号为:10YJC810062)的成果
【分类号】:D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琼尼·琼斯;陈后亮;;社会媒体与社会运动[J];国外理论动态;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长林;储天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义和团运动的话语分析[J];安徽史学;2009年06期
2 张泽;李鹏;;两岸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比较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苏君阳;;知识冲突与教育发展规划的制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曾润喜;王国华;陈强;;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网络社会治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杨成虎;;政策分析中的人性理论[J];长白学刊;2012年02期
6 徐文锦;黄毅峰;;互联网:政治稳定的“双刃剑”[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7 海云志;;集体行动发生的三种解释路径及其简评[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刘燕舞;;农民集体行动动力机制的一个分析视角——以豫东曹村8队农民集体行动为个案[J];长江论坛;2009年03期
9 许天颖;;从网络微博客看蒸腾模式的舆论生成[J];传媒观察;2011年10期
10 廖卫民;;群体性事件爆发机制与舆论监督时机选择——基于核物理理论的一种对比分析[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力;曹振飞;;结构箱中的情绪共振——治安型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董海军;代红娟;;农民维权抗争的无效表达:流于过程的情感行动——对西安Y区征地抗争事件的解读[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廖小东;曹文波;;民间组织在社会性突发事件中的作用分析[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徐桂权;王锦东;;“社会生产”语境下传媒的公共呈现与意见表达——基于两个经验研究的思考[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5 朱谦;;环境公共决策中信息公开的价值与规范研究——基于近年来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争端个案的解读[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麦尚文;;价值传播与社会认同——《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价值观呈现与传播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吴兴民;;抗争、表达与秩序重构——论群体性事件的政府治理新思维[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8 黄晓星;;社区运动的“社区性”——对现行社区运动理论的回应与补充[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贾玉娇;;社会建设视角下网络集群事件管理探析[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张一平;尚红娟;;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的权力博弈——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苏南为例[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银萍;民族主义与韩国反美主义[D];南开大学;2010年
2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邓文;雷震与战后台湾社会运动[D];武汉大学;2010年
5 游泓;情感与信任关系的社会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韩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的中国国家治理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付刚;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黄敏;当前我国社会冲突与社会控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陈华;互联网社会动员的初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佳;金融危机对社会稳定结构的影响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俞琳;影响环境议题设置的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秦佳;国民党民众运动研究(1924—1937)[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韦柳明;地方政府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林小丽;我国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机制初探[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肖春平;社会的空间想象[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王雅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动员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郑小田;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戴舒婷;社会变迁中的新媒体事件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闫伟玮;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孟山;;试论美国网络外交的技术与政治动因[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2 ;得中原者得天下 让参与者显魅力 本刊关于开办“名牌中原”专版的启事[J];魅力中国;2008年05期
3 曹增节;;杭州地方政府创新的一种方式——社会复合主体[J];杭州(我们);2010年12期
4 郑全;;应划清政府与事业单位权力边界[J];人才资源开发;2011年08期
5 李谷;;五年间住满两年入籍,家庭团聚放宽——加拿大移民部长称新法开前门堵后门[J];出国与就业;2000年12期
6 羽佳;;有感于“省长致歉”[J];中国人大;2004年14期
7 ;五方参与 聚力街道社会管理创新——天津市和平区体育馆街社会管理创新经验[J];天津法学;2011年02期
8 吴万伟;;对公共利益进行更严格定义以保护隐私[J];青年记者;2009年34期
9 郑华;;新公共外交内涵对中国公共外交的启示[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04期
10 方匡;;新公共外交之“新”[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荣忠;美国警察重视与社会媒体合作互动[N];人民公安报;2011年
2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 宋仪侨;整合各方资源 努力做好政协新闻宣传工作[N];联合时报;2007年
3 于光熙邋孙旭红 刘仁和;全市人大宣传工作座谈会召开[N];德州日报;2008年
4 记者 郭丽冰 通讯员 焦永红;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N];秦皇岛日报;2006年
5 记者 游峰 毕中林 通讯员 肖烨;石排大规模投资公共事业了不起[N];东莞日报;2010年
6 哈佛尼曼学者、专栏作家 安替;以开放来回应暴力[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7 特约评论员 安替;十年反恐战争 进入社交媒体阶段[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8 内森·弗赖尔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美对埃及危机措手不及[N];国防时报;2011年
9 游慧;让生命之花再次绽放[N];中国社会报;2010年
10 记者 郑赫南;“发现食品安全问题,要及时告诉群众”[N];检察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丹尼奥(Daniel Andreano);新兴技术及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885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788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