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进步主义时代”威斯康星州共和党内的政治斗争
本文选题:“政党” + “人民” ; 参考:《史学月刊》2014年05期
【摘要】:威斯康星州是美国"进步主义运动"中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州之一,1901~1905年罗伯特·M.拉福莱特担任州长这段时期则被认为是为该州"进步主义运动"的奠基时期。在任期内,拉福莱特领导威州共和党内"改革派"在1904年州选举中决定性地击败了党内较为保守的"中坚派",成为党内占主导的派别,为1905年后的威州"进步主义运动"扫清了障碍。在"改革派"和"中坚派"的斗争中,双方都调动了强大的意识形态资源,结果是诉诸"人民"的"改革派"获得了胜利。在进步主义改革的政治文化氛围中,共和党"改革派"敏锐地利用了以"人民"为核心的政治话语,改造了共和党的意识形态,使之从保守的"老大党"转变为顺应时势的改革政党。
[Abstract]:Wisconsin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states of the "Progressive Mov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Lafulet's tenure as governor was seen as the foundation of the state's progressive movement. During his term in office, Lafulet led the "reformers" in the Republican Party in the 1904 state election, decisively defeating the more conservative "core" of the party and becoming the dominant faction in the party. It cleared the way for the "progressive movement" of the state after 1905. In the struggle between the "reformists" and the "centrists", both sides mobilized strong ideological resources, and as a result, the "reformers" who appealed to the "people" won victory. In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atmosphere of progressive reform, the Republican "reformists" acutely used the political discourse with the "people" as the core and transformed the Republican ideology. To change it from a conservative "boss party" to a reform party in line with the time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分类号】:D771.2;K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琳;1800年革命[J];文明;2005年01期
2 高光瑜;美国历史上的弹劾总统案[J];历史教学;1994年10期
3 胡孝文;标签新闻[J];世界知识;2004年18期
4 叶才林;;美国至今出过几位总统?[J];世界知识;2001年11期
5 韩长代 ,张荃;美国“驴象之争”的由来[J];青年科学;2004年08期
6 ;美国学者丰纳谈美国民主制[J];历史教学;1983年07期
7 王孝询;;杰弗逊为美国政府的民主化而斗争[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年05期
8 李剑鸣;;“人民”的定义与美国早期的国家构建[J];历史研究;2009年01期
9 张兹暑;;美国内战前的党争与南北战争的爆发[J];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10 ;自己制造的敌人[J];世界知识;2001年1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尹宣;凭吊美国第一次总统竞选[N];南方周末;2008年
2 朗天;美“最愚蠢总统”情妇“重创”英军舰[N];中国国防报;2009年
3 许海云;“范登堡决议案”及其评价[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4 黄钟;林肯统一美国的故事[N];学习时报;2004年
5 弗兰克·比尔兹利 本报特约编译李有观;美西海战,三个小时决定胜负[N];世界报;2010年
6 汤耀国;《纽约时报》:“档案记录报”的档案[N];中华新闻报;2005年
7 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周报 本报特约编译 李有观;前苏联曾插手西班牙内战[N];世界报;2009年
8 加州州立大学(长堤)商学院教授 美国华裔教授学者协会会长 孙涤;像古罗马一样沦丧?[N];南方周末;2010年
9 Cindy Sheehan;美国,两党制的陷阱[N];国防时报;2010年
10 汪舒明;犹太人在美国政坛的崛起[N];中国民族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叶凡美;“内部改进”与美国早期国家构建(1801-1833)[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淑霞;联邦军队与美国南方重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褚浩;19世纪后期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王庆安;林登·约翰逊和“伟大社会”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詹德斌;后冷战时代美国对朝政策的演变[D];复旦大学;2005年
6 颜震;美国民族国家与帝国的双重构建(1776-1867)[D];吉林大学;2013年
7 周璐瑶;卡斯特罗政府时期古美关系研究(1959-2008)[D];吉林大学;2013年
8 欧阳惠;传统信念下的改革与守成[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杨馗;1954年以来美国最高法院在教育种族平等进程中的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卿;美国内战时期两党制度演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柴艳莎;论1912-1916年的美国公麋党运动[D];内蒙古大学;2006年
3 杨馗;美国内战后的国会激进重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红;美国进步运动与两党政治的刷新[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严妍;美国1912年总统大选探析[D];厦门大学;2006年
6 罗云海;19世纪初期美国“和睦时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于海峰;法国抵抗运动探析:1944—1947[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8 徐轶杰;赫尔与《互惠贸易协定法》(1933-1935)[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邵镔;克林顿政府的对华政策与美国国内政治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10 贺会平;杰克逊时期美国的市场革命及其社会反应[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321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832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