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部落政治与利比亚民族国家重构

发布时间:2018-05-24 21:14

  本文选题:部落政治 + 利比亚 ; 参考:《西亚非洲》2013年02期


【摘要】:历史上,利比亚在地缘文化上始终处于分裂状态,其社会结构具有部落化的特征。利比亚民族国家构建的核心是国家与部落关系的互动,其进程以政权更替为界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伊德里斯王朝时期,利比亚实现了由联邦制向单一制的转变,并以"部落等级制"强化国家权力。卡扎菲上台之后,打破了"部落等级制",构建了一种基于"革命激情"和平均主义的威权主义政治体系。20世纪后期,卡扎菲政权内外交困,被迫回归"部落等级制"。卡扎菲政权未能通过改变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实现对于社会变迁的包容,最终引发政治危机。利比亚政治重建启动后,可能形成一种包容不同部落和教派的新制度,实现民族国家构建的突破。
[Abstract]:Historically, Libya has been divided in geographical culture and its social struc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tribalism. The cor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Libya's nation-state i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tribe, and its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During the Idriss dynasty, Libya changed from federalism to monarchy and strengthened state power by "tribal hierarchy". After Gadhafi came to power, he broke the "tribal hierarchy" and constructed an authoritarian political system based on "revolutionary passion" and equalitarianism. Gaddafi's regime failed to embrace social change by changing its political system and ideology, leading to a political crisis. After the start of political reconstruction in Libya, a new system including different tribes and sects may be formed to achieve the breakthrough of nation-state construction.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东热点问题与联合国研究”(12JJD810009)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非洲阿拉伯国家通史研究”(10ZD&115);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利比亚伊斯兰社会主义研究”(11CSS011)的阶段性成果 陕西省教育厅基地重大项目资助
【分类号】:D74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韩志斌;;利比亚早期现代化的两条道路之争[J];世界历史;2008年02期

2 刘云;;利比亚经济改革:背景、进程与效果[J];西亚非洲;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月;;从《十亿之夜》看后现代语境下身份认同的复杂性[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02期

2 李斯特;;传统文化“误用”的政策分析——从耐克广告争议案切入[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3 赵存生;;中国社会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菅志翔;;“族群”:社会群体研究的基础性概念工具[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黄晓红;;民族精神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张力[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奂平清;;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民族认同[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洪霞;;种族冲突·文化界限——战后英国的多元文化政策[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原晶晶;张云昊;;当代民族立义视角下的民族、族性与政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1期

9 陈时见;论比较教育的学科体系及其建设[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10 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蓝波涛;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吴学忠;跨文化交流背景下音乐融入外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萌;示范性高中办学国际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怀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绩效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吴亮;中国少数民族群体性事件及治理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毕跃光;民族认同、族际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生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易方立;跨境民族问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2 董素云;民族福利与民族认同的建构[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阿依古力·依明;哈萨克斯坦民族政策现状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吴金鸽;少数权利的多元分化与整合[D];河南大学;2011年

5 刘浩然;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海艳;论20世纪中后期台湾留美作家群创作中的美国形象[D];西南大学;2011年

7 刘微微;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发展的现状及前景[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史国丽;霍尔顿·考尔菲尔德的认同危机[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何晓涛;试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立法权[D];暨南大学;2011年

10 孙慧;民族主义与近代德国的统一[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钱乘旦;“革命”研究:革命的原因、性质和目的——从《国家与社会革命》谈起[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韩志斌;;后冷战时代卡扎菲思想的变迁[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贺文萍;;美国与利比亚关系正常化原因分析[J];西亚非洲;2006年06期

4 韩志斌;;从革命民族主义到超越民族主义——利比亚现代化的跃迁[J];西亚非洲;2009年12期

5 刘云;;利比亚对非洲外交:撬动利比亚对外关系转变的杠杆[J];西亚非洲;2009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罡,吴心伯,马小军,阮宗泽;卡扎菲 萨达姆 国际秩序[J];世界知识;2004年02期

2 赵晓;;卡扎菲:叛逆者的宿命[J];廉政w,

本文编号:19305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9305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0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