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公共冲突管理制度化经验分析
本文选题:韩国 + 公共冲突 ; 参考:《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摘要】:19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民主化水平的提高,韩国国内在威权主义时期受到抑制的各类社会问题开始以理念冲突、阶层冲突、环境冲突、劳资冲突、区域冲突等形式爆发出来。为了提高政府的政治合法性和公共政策制定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减少公共冲突导致的社会经济损失,韩国政府推动了制定冲突管理专项法规,设立冲突管理专门机构,明确冲突管理程序和内容,指定冲突管理教育研究机构,改善宏观层面的社会环境等公共冲突管理的制度化建设。韩国的做法为缓解本国的公共冲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我国的冲突管理提供了极有借鉴意义的经验。
[Abstract]:Since the 1990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social democratization, various kinds of social problems that have been suppressed in the period of authoritarianism in South Korea have begun to be characterized by conflicts of ideas, class, environment, labor and capital. Regional conflicts and other forms erup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government's political legitimacy and the quality of public policy formulation, promote social harmony,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and reduce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losses caused by public conflicts, the South Korean government has pushed for special regulations on conflict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set up a special conflict management institution, clarify the conflict management procedures and contents, designate a research institute for conflict management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of public conflict management such as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t the macro level. South Korea's practice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alleviating the public conflict in our country, and it has also provided us with very useful experience for our country's conflict management.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
【分类号】:D731.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判锡,刘俊生;新时期变革中的韩国高级文官制度[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冯连举,张彬,潘洪伟;邓小平1975年全面整顿的历史地位和经验[J];长白学刊;2001年04期
3 顾洁;;“美韩共同防御条约”与五六十年代韩美互动关系[J];韩国研究论丛;2002年00期
4 朴宰雨;;全球化形势下韩国国家形象的变化方向——韩国海外宣传院俞载雄院长访谈录[J];当代韩国;2006年03期
5 邹勇文;汤慧;;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和借鉴[J];社会科学家;2007年04期
6 刘红;;略论3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与经验[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3期
7 采桑子;;在韩国逛东大门市场[J];四川统一战线;2008年07期
8 敬志伟;刘永红;;理论创新: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重要经验[J];兵团党校学报;2008年05期
9 李秀峰;;韩国卢武铉政府行政改革评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何其颖;;从中国与前苏联政治体制改革比较看中国的成功经验[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钟宜;;重庆统筹城乡发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杨丹娜;梁保稳;;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实践经验与普遍意义[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项宇琳;;反对邪教的国际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A];邪教防范与治理对策学术论文精选[C];2003年
4 丁祖豪;;对我国执政道德制度化建设的思考[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下)[C];2005年
5 史建斌;;韩国核能力[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6 梁志;;1968年:朝鲜半岛紧张局势与美韩信任危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7 杨玲玲;;改革开放与促进朝鲜半岛和平[A];改革开放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崔忠仁;;借鉴日韩经验,加快广西电子政务建设[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卢周来;;海洋斗争与中国海权安全[A];2005年全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论坛论文集(续集)[C];2005年
10 许丽丽;;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政治文明建设[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徐宝康;韩明淑将成为韩国首位女总理[N];人民日报;2006年
2 张锦芳;韩国官员表示反对对朝施压制裁[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3 ;塔利班再延24小时,韩拒绝武力救人[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4 徐超;“一块牛肉”引发的麻烦:李明博没料到[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5 本报专稿 金非;文攻武卫双管齐下 朝鲜对韩多重施压[N];世界报;2008年
6 张梅;州委州政府重视支持政协履职制度化建设[N];楚雄日报(汉);2006年
7 李拯宇邋干玉兰;韩国转变政府职能[N];人民日报;2007年
8 张伟;韩国:“网络暴力”滋生 政府要推行实名制[N];中华新闻报;2006年
9 安徽省安庆市政协党组副书记 副主席 高开甲;有效开展民主评议 构筑民主监督新平台[N];人民政协报;2010年
10 记者 张淑君;北京海淀区大魄力推进政治协商制度化建设[N];人民政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董幼鸿;我国地方政府政策评估制度化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杜峰;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制度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雪威;冷战后韩国对朝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禹守根;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梁伟锋;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邢新宇;朝韩中东外交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7 裴宰q;影响韩国对朝鲜政策的内外因素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哲;韩国国民素质国际竞争力探讨[D];暨南大学;2008年
2 朴钟权;中韩政府绩效管理的现状、特点与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滕连帅;新加坡推行电子政务的经验和启示[D];吉林大学;2006年
4 何展;越南革新开放的经验及其启示[D];中南大学;2007年
5 宣善文;论冷战后韩国的对朝政策[D];青岛大学;2009年
6 李卓燃;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经验与启示[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玉华;文化外交与中韩关系中的文化因素[D];暨南大学;2006年
8 刘新生;我国反恐法律机制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9 许翠玲;改革开放30年历史经验总结及反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鹏;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与中国共产党执政模式比较及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895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089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