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亚洲价值观”指引下的新加坡廉政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18-07-04 08:46

  本文选题:亚洲价值观 + 新加坡 ; 参考:《东南亚纵横》2013年12期


【摘要】:"亚洲价值观"强调国家为先、家庭为根、尊重个人。在其指引下,新加坡廉政文化建设强调建设"为政以德"的领导文化、家庭在青年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和公民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新加坡廉政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形成了廉洁的文化氛围,建立了廉洁政府,这对中国遏制腐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Abstract]:Asian values emphasize national primacy, family roots and respect for the individual. Under its guid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clean government culture in Singapore emphasizes the construction of leadership culture, the role of family in the formation of youth valu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individual moral cultivation of citizens. Singapore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building a clean government, forming a clean cultural atmosphere and establishing a clean government,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hina to curb corruption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lean government culture.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新加坡廉政文化建设及对中国的借鉴》(CXJJ-2012-410)
【分类号】:D73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雷雯;新加坡政府行政工作效率探析[J];东南亚研究;199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成云卿;;双重视角下的公民教育之路:新加坡的例证及其启示[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徐长恩;;二战后至1970年代末新加坡华文教育衰落原因[J];八桂侨刊;2009年01期

3 吕元礼;张超鑫;;新加坡政府执行力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吴震;;改革的先行者:李光耀与邓小平类比[J];才智;2009年23期

5 匡和平;;转型期农村政治文化的现状、走向及引导[J];长白学刊;2009年04期

6 张晨子;;新加坡住房保障政策对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启示[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冯子轩;;从泰国政变看东亚宪政之路[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季建林;;执政党对效率与公平组合原则的选择[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9 李路曲;;略论新加坡的政治发展模式[J];城市观察;2011年01期

10 刘少华;新加坡对印尼的外交政策[J];当代亚太;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艾玲娟;聂平平;唐伟志;;政党认同与政党生命力[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2 赵自勇;;新加坡将会成为一个自由民主国家吗?[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3 林尚立;;有效政治与大国成长——对中国30年政治发展的一种反思[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4 郭伟伟;;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成功实践——透视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孙杰;赵建超;;部分发达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立法对我国内地的启示[A];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C];2013年

6 公克迪;郭姝雅;;新加坡政府与报业关系的历史探析[A];新闻学论集第28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2 刘忠;《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视域下私营部门利益冲突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宋广奇;当代中国反腐模式转换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桂韩;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张西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文化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朱婷;住房公积金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作成;马来西亚与东盟:外交政策与地区主义[D];复旦大学;2004年

9 张建德;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研究[D];山东大学;2003年

10 韦红;东盟地区主义的发展与中国[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申甬;中国式民主的适切性与有效性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凌嵩;新加坡政治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王琳琳;企业和谐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孙旭东;论我国住房保障法的立法建议[D];安徽大学;2010年

5 夏菡斐;人本视域中的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6 李晓;新加坡的“小国大外交”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徐天晓;新加坡网络色情管制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许可;我国廉租房保障政府职责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杨华平;基本住房权宪法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王蓉;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的对抗(1963-1965年)[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桂韩;;论新加坡廉政文化形成的五大基础[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吴桂韩;;论新加坡廉政文化形成的五大基础[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吴桂韩;;论新加坡廉政文化形成的五大基础[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4 魏炜;;对新加坡倡导“亚洲价值观”的再思考——从国际背景出发[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宋作宇;;新加坡政府管理思想[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李光耀与“新加坡模式”[J];商周刊;2011年11期

7 贺对达;儒家学说与新加坡的精神文明建设[J];学术探索;1994年06期

8 ;卷首语[J];华人世界;2006年11期

9 李路曲;文化、政治与腐败——关于亨廷顿论新加坡有效治理腐败原因的一点质疑[J];东南亚研究;2005年01期

10 李合;;新加坡[J];世界知识;195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一平;;新加坡的现代化与文化转型[A];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臧雷振;;比较视野下的国际社区参与实践[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3 王良生;;新马关系中的水因素[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4 李路曲;;简论新加坡政府的宪政建设[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5 徐孟颖;;清廉国家廉政机制对比研究[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6 戴学稷;;孙中山 新马华侨与辛亥革命[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精神论文专辑[C];2003年

7 贺圣达;;东盟对华关系和政策:现状与未来[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8 赵彦;;新加坡华人青年婚姻家庭状况调查与分析[A];《文化转型中的妇女与婚姻家庭》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Maruja M.B.Asis;李兰;;亚洲的国际移民和家庭[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2005年

10 关红玲;;香港产业及政府干预的再思考[A];“区域经济整合:模式、策略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淑芳;北欧、美国、新加坡廉政文化建设特点探析[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2 梁悦龙 记者 于敬文;抓廉政文化促社区和谐[N];鸡西日报;2010年

3 姜跃;以廉政文化建设净化执政从政环境[N];学习时报;2010年

4 本报通讯员 孙德义;创建特色社区 提高服务水平[N];四平日报;2010年

5 记者 钱宝琦、汤润清;廉政文化成为唐山一道靓丽风景[N];河北日报;2006年

6 梁天利 记者 杜才;双塔区启动“阳光社区行动”[N];朝阳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瞿們 通讯员 杨业;营造社区崇廉尚洁文化氛围[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9年

8 职员 马涤明;丹麦“没有腐败传统”是如何形成的[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9 刘宇 尤广平;长治:廉政文化“润物无声”[N];山西日报;2006年

10 李瑜忠;榆阳区政协廉政文化进机关[N];各界导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庭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2 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卢正涛;新加坡威权政治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4 刘虎;国家利益与媒体国际报道[D];暨南大学;2007年

5 张斌;李光耀、苏哈托、马哈蒂尔强国政治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陈奕平;依赖与抗争[D];暨南大学;2006年

7 王良生;多边主义视角下的东盟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7年

8 李昌新;海权与国家安全[D];暨南大学;2006年

9 杨明星;“第三方外交”理论与实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滕连帅;新加坡推行电子政务的经验和启示[D];吉林大学;2006年

2 董立彬;新加坡现实主义外交政策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覃敏健;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方式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4 靳莉;新加坡公民道德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王文明;威权政治与新加坡经济现代化[D];四川大学;2007年

6 隆德新;试析新加坡在东盟发展过程中的身份定位与作用[D];暨南大学;2008年

7 潘涛;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政府的社会控制方式及其演变[D];山西大学;2008年

8 陈丽芬;冷战后新加坡对美政策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9 徐守杰;论新加坡实用主义外交[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智勇;韩国和新加坡威权政治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955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0955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0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