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的政治哲学述评
本文选题:李光耀 + 政治哲学 ; 参考:《南洋问题研究》2013年03期
【摘要】:李光耀建立了与新加坡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外政策相适应,儒家思想主导、跨越传统与现代的政治哲学,反映现代政治发展一般规律形成,构建具有现代性、现实性、开放性、功能性特征的现代政治的核心价值体系,实现理性政治视域下公民社会的要素组合和向现代国家的过渡,但其以家长式的精英政治为核心的政治哲学在新时期受到后现代思潮的严峻挑战,为当今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照。
[Abstract]:Li Guangyao has established a political philosophy which is adapted to Singapore'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foreign policy, leading by Confucianism, transcending th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political philosophy, reflecting the formation of general laws of modern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ng a modern, realistic and open one. The core value system of modern politics with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realizes the combination of elements of civil society and the transition to modern coun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ational politics. However, its political philosophy, which is centered on the paternalistic elite politics, is challenged by the postmodern trend of thought in the new period,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political development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分类号】:D733.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俊峰;;政治正义的哲学传统与马克思的正义观[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4期
2 张鸿雁;;“嵌入性”城市定位论——中式后都市主义的建构[J];城市问题;2008年10期
3 宋培军,张秋霞;试论新加坡住房市场的体制特点及其成因[J];当代亚太;2004年08期
4 蔡德贵;田辰山;;三极世界文化差异(下)——筷子、手指和刀叉的视角[J];东方论坛;2007年03期
5 付春;任勇;;试论新加坡的反腐败:基于制度与文化的视角[J];大连干部学刊;2007年09期
6 周素勤,杨值珍;浅析新加坡的老人问题及政府对策[J];东南亚纵横;2002年11期
7 贺军妙;刘福森;;试评梁漱溟的“三路向文化观”[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黄存金;;试论新加坡廉政建设及其对我国的现实启示[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金波;;新加坡的制度反腐经验[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付春;任勇;;论新加坡的反腐败:基于制度与文化的视角[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罗树杰;;文化侵蚀与内蒙古草原生态的恶化——从文化相对主义的视角看内蒙古草原生态问题[A];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09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巩英春;当代信息社会背景下的文化资本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2 宋广奇;当代中国反腐模式转换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洁;传播技术与共同体:文化的视角[D];复旦大学;2007年
5 颜春龙;海外华文传媒与华人文化认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卢正涛;新加坡威权政治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7 王吓忠;中国住宅市场的价格博弈与政府规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陈文殿;全球化与文化个性[D];吉林大学;2008年
9 郝书翠;“李约瑟难题”的哲学—文化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唐建军;风筝的文化生态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立成;中外财产申报制度比较分析[D];外交学院;2011年
2 罗伟;香港与新加坡经济现代化比较(1971—1990年)[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3 程艳;中国与新加坡廉政建设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李宁;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1年
5 马永龙;西藏回藏关系研究[D];青海民族大学;2011年
6 杨曙光;“德法同构”在现代中国行政管理中的作用分析[D];河海大学;2003年
7 王芳;论儒家文化对新加坡现代化进程的影响[D];山西大学;2005年
8 何萍;九十年代以来印度与新加坡的经贸关系[D];四川大学;2006年
9 张羽;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教师态度与师资培训[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武小飞;历史反思的启示录[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阮雁斌;;李光耀:廉政,从自己做起[J];中国农业会计;2006年11期
2 李光耀;;《李光耀观天下》[J];对外传播;2013年11期
3 马路;李光耀谈新加坡治国原则[J];政党与当代世界;1994年03期
4 方国荣,徐来;李光耀为何苦学中文[J];中国民政;1996年03期
5 ;李光耀从“冲锋”、“中锋”到“守门员”[J];党政干部学刊;1997年12期
6 龙隐;;李光耀眼中的中国和世界[J];世界博览;2013年07期
7 周瑶;;争议李光耀[J];中国新闻周刊;2013年39期
8 ;李光耀悔不当初 女大学生择偶难[J];海内与海外;1995年05期
9 ;抛弃前嫌 助越发展市场经济——《李光耀回忆录》片断[J];东南亚纵横;2001年01期
10 李谷;吴哥沧桑——《李光耀回忆录》片段[J];东南亚纵横;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吕元礼;;李光耀“经济优先,民主渐进”的现代化战略思想评析[A];2002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现代化建设中的体制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誉满冰城的建筑设计名师 孜孜不倦地装点美化城市——记哈尔滨市规划局李光耀同志事迹[A];第二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白冰;为建设京南近海强市名城贡献力量[N];保定日报;2007年
2 记者 赵兰英;李光耀:愿为学习汉语当榜样[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3 谢辉;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主席团第四次会议[N];保定日报;2008年
4 郑洁;李光耀为中西方理解鸿沟难过[N];东方早报;2008年
5 翟颖娜;善始善终做好“保促迎”各项工作[N];保定日报;2008年
6 记者 翟颖娜;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主席团第四次会议[N];保定日报;2009年
7 宋伟芳;李光耀提出三点建设性意见[N];中国企业报;2000年
8 记者 张永兴 高川;王岐山会见李光耀[N];人民日报;2009年
9 张永兴邋郑晓奕;中国30年巨变,李光耀称“惊奇”[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10 记者 陈济朋 陈思武;李光耀:未来3至6个月是全球经济调整关键期[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魏炜;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外交研究(1965-1990)[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燕燕;李光耀的治国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胡潇文;李光耀的个人认知对新马关系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8年
3 蒋焕杰;李光耀法治思想与新加坡特色的法制社会建设[D];安徽大学;2011年
4 王文学;论李光耀时期(1965-1990)新加坡的实用主义外交[D];外交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1001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100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