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社会公共性建设镜鉴
[Abstract]:Japanese social consciousness goes through the stages of loyalty to imperial system, loyalty to enterprises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From the historical tradition of Japan, the state-led "administrative publicity" occupies a dominant position for a long tim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social consciousness of culture, the traditional "collectivism", which is based on the cooperative collectivism, exists in the deep layer of the society, which promotes the emergence of the public consciousness.
【作者单位】: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系;
【分类号】:D731.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昌麒;李永成;;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角色定位的经济法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余京华;;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道德批判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苏全有;;论清末舆论放大现象的成因[J];安徽史学;2012年01期
4 巫肇胜;;听证制度:一个妥协视角的公正命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王兆良;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6 严一云;刘晓光;;当代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政治功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李海涛;陈泉;姚兆余;;农村居民就医过程中的信任机制研究——基于江苏省南通市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8 肖晴;杨超;;苏北新农村公共空间现状评价研究——以江苏铜山县大彭镇程庄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9 管在高;非营利组织与社会中介组织概念之辨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梁丽;;广告的暴力及其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原平方;;社会网络化(SNS)与中国公民社会想象[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高洪贵;;农民工参与公共决策探析——以协商民主理论为视角[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王耀东;;技术向工程转化中媒体的社会责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虞崇胜;王洪树;;论政府在公共理性形成机制中的作用[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5 陶庆;;旋转的“认同环”:“福街商会”的象征与仪式[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时红秀;;从细节中窥见历史,在真实中发现理论——对《打工者社会空间的生产——番禺打工者文化服务部的个案研究》一文的评论[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7 师曾志;;近年来我国网络媒介事件中公民性的体现与意义[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8 许静;辛亮;;新媒体环境下公共领域的建构——从“黑砖窑事件”谈起[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9 刘晓慰;;谁的声音更响亮?——析经济权力旨趣规范下的大众传媒[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10 张翼;;市民社会的叙事宝典——评DV的文化传播意义[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踪莉;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隗兵;市民社会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果;业主委员会治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张弛;中国学位授权制度变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邢艳;网络公共领域建构:障碍与路径[D];湘潭大学;2010年
10 任晓迪;利益集团对地方政府决策的影响与应对策略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洪彬;;公共精神与和谐社会[J];福州党校学报;2007年06期
2 胡洪彬;;公共精神与政府善治的建立[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胡洪彬;;公共精神与政府善治的建立[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陈付龙;;论我国公共意识的当前生长[J];理论与改革;2009年06期
5 胡洪彬;;公共精神:和谐社会构建的现实价值向度[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6 胡洪彬;;公共精神与和谐社会构建[J];理论与现代化;2008年01期
7 曾崇文;对抗非典型肺炎中社会行为的思考[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8 陈付龙;龙溪虎;;公共意识与构建和谐社会[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9 周修琦;;公民意识与公共意识[J];南方论丛;2010年01期
10 胡鸣;;日本国民公共意识培养的文化途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立新;;试论孙中山土地国有思想[A];民革中央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施雪华;黄建洪;;公共理性、公民教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都;国民素质差在哪里?[N];常州日报;2008年
2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郑乐平;公民意识就是公共意识吗[N];解放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刘力源;“8点半办公室”的成长路[N];文汇报;2011年
4 记者 胡晓虹;服务更好了办事方便了[N];珠海特区报;2010年
5 王太广;提高市民素质是树立驻马店良好形象的关键[N];驻马店日报;2008年
6 刘澎;美国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社会功能[N];人民政协报;2005年
7 王慧敏;当“狗患”影响城市文明[N];人民日报;2006年
8 顾意亮;民盟上海市委呼吁完善大城市养狗管理机制[N];人民政协报;2007年
9 张吉山;创造和谐生活[N];东营日报;2007年
10 孟兆艳;进行免费回收知识培训 有效管理城市拾荒人员[N];联合时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龚晓燕;温江区社区治理调查报告[D];四川大学;2007年
2 邓莉雅;公共精神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世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区认同的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305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230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