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美国介入领土争端的行为——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的解释

发布时间:2019-04-13 12:32
【摘要】:对于为什么美国会采取军事手段介入他国领土争端,既有的研究尚未给出答案。作者以第三方国家干涉行为的"意愿"维度为解释框架,提出争端国双方同美国的实力对比、同盟关系、对外政策相似程度、经济相互依赖、政体相似性这5个因素影响美国对领土争端的干涉手段。借助这一框架,作者设计了5条假设,结合国际关系研究中的现有数据,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这些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干涉的目标国同美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低、同盟关系水平低、政体相似度大以及干涉的支持国同美国实力差距大与经济相互依赖程度低是美国军事手段干涉领土争端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组合分析得出了5条有效的解释路径,其中干涉目标国同美国实力差距大与对外政策相似度低这两个条件分别出现在这些解释路径中,表明它们对美国军事干涉领土争端有着重要影响,但干涉支持国同美国的同盟关系、对外政策相似程度以及政体相似程度的解释力度不大,美国也常常支持与其政体不相似或不存在同盟关系的国家,这一结果也表明有关第三方国家干涉的"选择效应"并没有在此得到验证。
[Abstract]:There is no answer to the question of why the United States will intervene in territorial disputes by military means. Based on the "will" dimension of third-party interference,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mparison of power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dispute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alliance relationship, the similarity of foreign policy, and the interdependence of the economy. The similarity of polity affects the means of American intervention in territorial disputes. With the help of this framework, the author designs five hypotheses. 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data in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author validates these hypotheses by using the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 of fuzzy se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arget countries of interference have a low degree of interdependence with the United States economy, and the level of alliance relationship is low.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United States to intervene in territorial disputes by means of military means, such as the large similarity of polity and the large gap of power between the supporting countries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low degree of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The sufficient condition combination analysis obtains five effective explanation paths, in which the two conditions of the interference target country and the United States power gap and the low similarity of foreign policy appear in these interpretation paths, respectively. It shows that they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territorial dispute of 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intervention, but that interference in the allia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pporting countries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degree of similarity in foreign policy and the degree of similarity in the political system, are not interpreted with great intensity, The United States also often supports countries that are not similar to their polity or do not have alliances, a result that also suggests that the "selective effect" of third-party intervention has not been validated here.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美国海外军事干涉行为与国际秩序演变研究”(项目编号:12YJCGJW00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7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睿壮;“人道干涉”神话与美国意识形态[J];南开学报;2002年02期

2 唐世平;龙世瑞;郎平;;美国军事干预主义:一个社会进化的诠释[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09期

3 唐睿;唐世平;;历史遗产与原苏东国家的民主转型——基于26个国家的模糊集与多值QCA的双重检测[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苏若林;唐世平;;相互制约:联盟管理的核心机制[J];当代亚太;2012年03期

2 陈冲;刘丰;;美国使用武力的决定因素(1946—2006)[J];国际政治科学;2010年02期

3 陈小鼎;刘丰;;结构现实主义外交政策理论的构建与拓展——兼论对理解中国外交政策的启示[J];当代亚太;2012年05期

4 肖美红;;非对称同盟中的美国对菲外交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年05期

5 陈小鼎;王亚琪;;从“干涉的权利”到“保护的责任”——话语权视角下的西方人道主义干涉[J];当代亚太;2014年03期

6 黄秋丰;;国际法视野下的单边人道主义干涉[J];河北法学;2010年08期

7 林彬;;“天定命运”与美国民族意识形态[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刘永涛;;“民主”语言和强权行动:冷战后美国海外军事干预[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汪段泳;;想象中的帝国与帝国的想象——从“帝国电影”中看美国霸权外交的社会民意基础[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2 陈小鼎;;探析结构现实主义外交政策理论的构建[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小鼎;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评估及其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伯军;不干涉内政原则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杨耕;冷战后国际体系单极主导型权力模式探析[D];吉林大学;2012年

4 周靖祥;中国内外经济发展失衡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红;美国外交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因素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2 孙敬龙;“美国治下的和平”的构划与悖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易宗堂;天命观与美国对外政策[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童宇韬;观念在冷战后中美东亚安全互动中的作用与影响[D];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2012年

5 肖美红;非对称同盟中的美国对菲外交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6 高熠;文化合作理论视角下的东亚安全[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苏若林;唐世平;;相互制约:联盟管理的核心机制[J];当代亚太;201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宏毅;;国际法在解决领土争端中的作用及困境评析[J];黑龙江史志;2009年02期

2 邵建平;;柬泰柏威夏寺及其附近领土争端透析[J];学术探索;2009年04期

3 张昊;李帆;;日俄领土争端:国际国内的双重博弈[J];改革与开放;2011年08期

4 邵建平;;缅甸和泰国领土争端的由来及解决前景[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1年04期

5 吴远青;;亚洲国家领土争端的原因及其影响[J];科技风;2012年15期

6 文婷婷;;俄、韩对日领土争端的舆论引导对中国的启示[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3年01期

7 杨勉;;打、谈、诉、挤、拖、磨——领土争端的处置方式[J];世界知识;2013年07期

8 陈淑珍;战后世界领土争端地区主要分布及原因初探[J];三明师专学报(社会科学专辑);1996年02期

9 尹继武;;今天,领土争端怎么解决?[J];百科知识;2012年22期

10 杨宝荣;尼日利亚和喀麦隆解决领土争端取得进展[J];西亚非洲;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玉玲;赵菊芬;;国际法下钓鱼岛主权争端的评估[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13年卷第2期[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潘晓英;领土争端悬而未决 日俄和约缔结无盟[N];检察日报;2000年

2 日本国立新o_大学副教授 张云;解决东亚领土争端需有大智慧[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3 张志鹏;新教宗或可在调停英阿领土争端上发挥独特作用[N];中国民族报;2013年

4 孙西辉 编译;《外交学人》:日俄解决领土争端存在有利条件[N];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邢立腾;领土争端:日俄表现“两重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6 王凯;俄日领土争端出现转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7 驻京记者 王少U,

本文编号:24575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4575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e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