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政治权力 ——权力问题的西方政治思想史考察
发布时间:2021-02-09 19:52
政治权力是政治生活的中心,理解政治权力是理解政治学的关键。有关权力的本性(什么是政治权力)、价值(为何需要政治权力)、分配(如何分配政治权力)、控制(如何控制政治权力)以及权力关系的调整(采取何种方式来调整政治权力关系),一直是西方政治思想家所关注的主题。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有关权力的本性,主要有三种观念。一些思想家认为权力是一个人即使在被别人反对的情况下仍然具有某种以其意志左右他人行为的能力,是一种人对人的支配力量,支配与服从关系是权力关系的本质特征。另一些思想家则将权力理解为一种社会互动形式和社会交换关系,进入权力关系,人们获得了诸多利益,作为交换,人们必须遵守上级的指示。一些思想家强调在政治生活中,必须坚信权力既是物质上的,也是精神上的。精神性的权力是一种认知权力,是一种引起误导的权力,这种权力创造虚假的意识,对公民的自我反省能力形成限制。有关权力的价值,无政府主义与契约论有不同认识。在无政府主义者看来,自由或自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政府是一种不必要的恶。与之相对,契约论者相信权威是可以合法化的,自由与权威之间并非完全是冲突的,生活在有政府状态下的人们比无政府状态下的人们更幸福。...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问题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评估
三、研究方法与论证思路
第一章 权力的三种观念:韦伯、布劳与卢克斯
一、作为支配能力的权力观:韦伯的权力概念
二、作为交换关系的权力观:布劳的权力概念
三、作为第三维度的权力观:卢克斯的权力概念
第二章 政治权力的代价与价值:无政府主义有什么错
一、无政府主义与权力的代价:葛德文、巴枯宁与沃尔夫
二、契约主义与权力的价值:霍布斯、洛克与卢梭
第三章 政治正义与政治权力的分配:三种思路
一、按知识配置权力:柏拉图的方案
二、神的旨意:《圣经》中的政治
三、机会平等与公职开放:罗尔斯的论证
第四章 政治权力的控制与驯服:四种选择
一、以权力制约权力:洛克、孟德斯鸠与联邦党人的贡献
二、以财政责任制约权力:布坎南的发现
三、以透明性制约权力:阿伦特的论证
四、以社会制约权力:托克维尔的贡献
第五章 政治权力与不正义:公民的反应
一、暴政、暴力与革命权:洛克的思路
二、公民不服从与追寻正义:罗尔斯的建议
三、退出、呼吁与恢复正义:赫希曼的策略
结语:探索政治权力的奥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共权力委托—代理视角下的官员腐败研究[J]. 倪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2]近代分权学说的发展:洛克、孟德斯鸠和联邦党人之比较[J]. 余凯. 兰州学刊. 2008(03)
[3]公共权力、公共责任与限权问责[J]. 秦晖.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03)
[4]论知识与政治权力的相关性[J]. 林奇富. 长白学刊. 2006(01)
[5]论我国公共权力的制约机制——一种政府公共性的视角[J]. 刘雪华. 长白学刊. 2004(06)
[6]关于公共权力控制理论重建的深度思考[J]. 尚庆飞. 江海学刊. 2004(02)
[7]论公共权力的异化及其向互利的回归——以“交易成本”为视域[J]. 孙国峰. 文史哲. 2004(02)
[8]政治责任的逻辑与实现[J]. 张贤明. 政治学研究. 2003(04)
[9]公共权力的异化和制约[J]. 吴建华,罗卜. 哲学研究. 2003(09)
[10]再议“政治权力”——“政治权力”的概念分梳与特征归纳[J]. 江美塘,姜苏东. 学术探索. 2001(S1)
本文编号:3026144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问题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评估
三、研究方法与论证思路
第一章 权力的三种观念:韦伯、布劳与卢克斯
一、作为支配能力的权力观:韦伯的权力概念
二、作为交换关系的权力观:布劳的权力概念
三、作为第三维度的权力观:卢克斯的权力概念
第二章 政治权力的代价与价值:无政府主义有什么错
一、无政府主义与权力的代价:葛德文、巴枯宁与沃尔夫
二、契约主义与权力的价值:霍布斯、洛克与卢梭
第三章 政治正义与政治权力的分配:三种思路
一、按知识配置权力:柏拉图的方案
二、神的旨意:《圣经》中的政治
三、机会平等与公职开放:罗尔斯的论证
第四章 政治权力的控制与驯服:四种选择
一、以权力制约权力:洛克、孟德斯鸠与联邦党人的贡献
二、以财政责任制约权力:布坎南的发现
三、以透明性制约权力:阿伦特的论证
四、以社会制约权力:托克维尔的贡献
第五章 政治权力与不正义:公民的反应
一、暴政、暴力与革命权:洛克的思路
二、公民不服从与追寻正义:罗尔斯的建议
三、退出、呼吁与恢复正义:赫希曼的策略
结语:探索政治权力的奥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共权力委托—代理视角下的官员腐败研究[J]. 倪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2]近代分权学说的发展:洛克、孟德斯鸠和联邦党人之比较[J]. 余凯. 兰州学刊. 2008(03)
[3]公共权力、公共责任与限权问责[J]. 秦晖.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03)
[4]论知识与政治权力的相关性[J]. 林奇富. 长白学刊. 2006(01)
[5]论我国公共权力的制约机制——一种政府公共性的视角[J]. 刘雪华. 长白学刊. 2004(06)
[6]关于公共权力控制理论重建的深度思考[J]. 尚庆飞. 江海学刊. 2004(02)
[7]论公共权力的异化及其向互利的回归——以“交易成本”为视域[J]. 孙国峰. 文史哲. 2004(02)
[8]政治责任的逻辑与实现[J]. 张贤明. 政治学研究. 2003(04)
[9]公共权力的异化和制约[J]. 吴建华,罗卜. 哲学研究. 2003(09)
[10]再议“政治权力”——“政治权力”的概念分梳与特征归纳[J]. 江美塘,姜苏东. 学术探索. 2001(S1)
本文编号:30261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026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