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政企关系变动的观察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7-04-15 13:06
本文关键词: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政企关系变动的观察与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到2008年9月集中爆发了“华尔街金融风暴”,这一系列事件震动了全球金融市场,一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面对危机各国政府纷纷出手救市,而处于危机中心的美国政府,危机发生之后,采取了积极“救市”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政企关系的“离散型”模式,政府加强了行政干预力度。然而,美国金融秩序的混乱仍在进一步加剧,而美国所倡导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此宏观背景下,笔者从政府行政管理角度出发,通过对危机前后美国政企关系的变化进行观察,探寻引发此次危机的原因,即美国政府规制职能的缺失,对金融企业的的监管不力是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进一步溯源,政府监管不力是政府行政体制的不良表现,而美国政府放松规制的根源是从里根时代开始的行政体制改革,一直到克林顿政府的“企业家政府”等一系列的被称作“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行政体制改革。指导该实践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其本身就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其产生不久就遭不少学者的批判和反驳,而这次危机从实践上更鲜明的展现了该理论存在的困境。由此引出本文的整体构思,具体内容如下: 本文在第一章便通过对美国政企关系历史沿革的回顾,特别是对美国新公共管理改革实践的梳理,指出新公共管理改革与此次金融危机的关联性:即政府规制职能的放松是诱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大规模民营化分散了政府的有效监管;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弱化了政府的公共责任。第二章首先分别列举和分析了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美国政府与金融业、产业界、提供公共服务的私营企业之间关系调整的案例。然后,指出应对危机过程中美国政企关系变动的基本特色,即救治手段的市场化;危机处理模式的多元化;短时期内的国有化。第三章是针对应对危机时期美国政企关系模式及其今后趋势的思考。首先,指出“非常时期”政府规制功能凸显是应对危机的正常现象;其次,指出美国政企关系重回新公共管理改革中的固有模式已不可能;再次,阐述了美国政企关系变动的几个基本趋势;最后,揭示市场经济国家在此次危机中应获得的启示,如重新认识市场经济,审视政府干预的重要性,调整政企关系,防范金融危机。 总之,笔者希望以行政管理的视角,通过对危机背景下美国政企关系变动的观察,从政府角度来思考市场经济国家未来政企关系的走向。
【关键词】:金融危机 政企关系 放松规制 政府干预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771.2;F279.71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导论8-20
- 一、问题的起源和研究的价值8-9
- (一) 问题的起源8-9
- (二) 研究的价值9
- 二、相关研究的现状分析9-16
- (一) 美国学者有关政府与企业关系研究概述9-13
- (二) 我国学者对政企关系的研究概述13-16
- 三、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路线16-20
- (一) 概念界定16-18
- (二) 研究方法路线18-20
- 第一章 危机前美国政府与企业关系20-32
- 一、美国政府与企业关系发展的历史回顾20-22
- (一) 美国企业法律基础的建立:1860年之前20-21
- (二) 现代工业的成长:1860—1929年21
- (三) 大政府的兴起:1930—1980年21-22
- 二、美国新公共管理改革对政企关系的调整22-28
- (一) 放松市场规制23-25
- (二) 国有企业民营化25-26
- (三) 公共服务市场化26-28
- 三、改革政企关系的措施与此次金融危机发生的关联性思考28-32
- (一) 政府规制职能的放松是金融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28-29
- (二) 大规模民营化分散了政府的有效监管29-30
- (三) 公共服务市场化弱化了政府的公共责任30-32
- 第二章 金融危机所引发的美国政府与企业关系的改变32-45
- 一、政府与金融企业的关系32-35
- (一) 案例:AIG和"两房"的困局32-34
- (二) 美国政府金融干预的政策性措施34
- (三) 美国政府金融干预的体制性改革34-35
- 二、政府与实体经济、产业界的关系35-38
- (一) 案例:危机中的美国三大汽车公司35-36
- (二) 对美国汽车工业危机的成因分析36-37
- (三) 美国政府对汽车业的救助37-38
- 三、政府与提供准公共产品的私营企业关系38-42
- (一) 案例:问题重重的美国医保体系39-40
- (二) 奥巴马医改的主要内容40-41
- (三) 奥巴马医改遭遇强大阻力的原因分析41-42
- 四、应对危机过程中美国政企关系变动的基本特色42-45
- (一) 救治手段的市场化42-43
- (二) 危机处理模式的多元化43-44
- (三) 短时期内的国有化44-45
- 第三章 应对危机时期的政企关系模式及其今后趋势的思考45-56
- 一、"非常时期"的政府规制功能突显是应对危机的正常现象45-46
- 二、重回新公共管理改革中的固定模式已不可能46-47
- 三、美国政企关系变动的几个基本趋势47-49
- (一) 部分大企业短期"国有化"之后,仍将回归"民营化"47
- (二) 政府对企业监管强度有限,未来仍有隐患47-48
- (三) 制度创新迫在眉睫,呼唤相应规制性法规48
- (四) 新国家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的有限回归48-49
- 四、此次金融危机对市场经济国家的启示49-56
- (一) 针对市场经济的新认识49-51
- (二) 有关政府干预在应对经济危机中的几点思考51
- (三) 政企关系的新调整51-54
- (四) 关于金融危机政策防范的思考54-56
- 结语56-57
- 参考文献57-61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61-62
- 致谢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国良;跨国公司带给我们什么——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变迁[J];国际贸易;1996年06期
2 王松奇;高广春;;美国反危机政策评析[J];国际经济评论;2009年02期
3 江汇;;美式自由资本主义风雨飘摇[J];决策与信息;2008年11期
4 王梓薇;刘铁忠;;美国汽车工业危机的成因[J];中国机电工业;2009年02期
5 叶辅靖;;美国金融危机的拯救行动及美国经济地位走势[J];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11期
6 赵景来;“新公共管理”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7 朱鸿伟;政企关系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南方经济;2003年01期
8 仝新顺;吴宜;;通用汽车启示录[J];企业研究;2009年11期
9 李众敏;;政府应该允许大型制造企业破产吗[J];世界知识;2009年09期
10 Wentao Gu;Louis Rubjno;魏东海;;美国的医保“强制险”——美国立法打通医保资金瓶颈[J];中国卫生产业;2006年12期
本文关键词: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政企关系变动的观察与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84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08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