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学术自觉与发展路向

发布时间:2021-07-19 14:18
  体现中国特性、关注本土政治实践、实现主体内在觉醒是建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逻辑前提,也是将边缘化、依附性话语转化为主流话语体系的关键。学术疏远政治、价值立场两极化、话语体系弱化和概念使用标签化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呈现出诸多"贫困"。鉴于此,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在宏观上应秉承时代变革逻辑、空间转换逻辑、范式演进逻辑和方法论转换逻辑;在发展方向上,需要坚持以中国问题为基点,以扬弃和超越西方政治哲学为路径,以政治正义为当代中国政治实践的制度诉求和价值旨归。 

【文章来源】:哲学研究.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贫困”与学术自觉的凸显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学术自觉的四重逻辑
三、本土化与全球化交互中的中国政治哲学发展路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政治正义的中国境界[J]. 王岩,陈绍辉.  中国社会科学. 2019(03)
[2]书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史[J]. 王海锋.  哲学研究. 2019(01)
[3]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如何可能?[J]. 谭清华.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8(05)
[4]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理论建构的三个问题[J]. 沈湘平.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7(05)
[5]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访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王岩[J]. 本刊记者,王岩.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7(09)
[6]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开创了政治哲学的传统[J]. 李佃来.  江海学刊. 2016(06)
[7]论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自主建构[J]. 吴晓明.  中国社会科学. 2011(02)
[8]全球发展公正性:伦理本质与历史建构——兼论“中国新殖民论”的实质与问题[J]. 陈忠.  中国社会科学. 2010(05)



本文编号:32908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2908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8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