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日加移民交涉与《君子协定》

发布时间:2021-07-20 09:21
  建国后的加拿大始终将鼓励移民作为基本国策之一,但在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影响下对亚洲移民却采取了歧视政策。日本人在移民加拿大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为主的排日运动。为了限制日本移民,1908年日加签署了《君子协定》,但该协定并没有取得切实效果。于是,在1923年和1928年双方又对《君子协定》进行两次修正,借此达成初衷。日本政府面对加拿大围绕移民问题展开的外交攻势,并未像同期中国政府那样一味被动接受,而是利用局势变化采用了刚柔并济的积极外交应对,从而避免了加拿大出台全面禁止日本人入境的排日移民法。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8(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日加移民交涉与《君子协定》


1891-1907年赴加日本移民人数(单位:人)

日本,单位,移民法,议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在秉承种族主义的加拿大国内,政客和媒体的排亚舆论日趋严重,有组织的排亚运动再次高涨。1921-1922年,BC省议会提出了多项终止亚洲移民的议案,以往很少关注日本移民问题的其他省份也开始加入进来,希望联邦政府出台全面禁止亚洲移民的立法。1923年6月30日,国会通过了《华人移民法》,华人新移民遭到全面禁止入境的厄运。这个单一指向中国的充满种族歧视的法案,被华人称为“四三苛例”或“排华法案”。虽然中国驻加总领事周启濂对此提出抗议,并组织在加华人进行游行请愿活动,但当时处于内外交困的中国政府并未能进行有效应对,最终也只好无奈认可,此乃正是弱国无外交的结果。1923年2月6日,BC省出身的议员尼尔(Neill)向联邦议会下院提交了“移民法修正案”(又称“尼尔法案”),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全面禁止包括中国人、日本人在内的亚洲人移民加拿大,《华人移民法》的出台就与“尼尔法案”有直接关系。这引起日本政府的高度警惕,于是日本外务省训令驻渥太华总领事太田为吉积极斡旋,以阻止联邦议会通过“排日移民法”的制定。联邦议会中BC省出身的议员大多支持尼尔的提案,但以总理麦肯齐·金为首的执政党议员坚持谨慎态度。太田为吉利用双方的分歧,趁机以维护两国外交和贸易关系为由向联邦政府施压。日本政府的主张,是同意对1908年日加《君子协定》中约定的400人移民限额进行主动缩减,前提是联邦议会不能通过“排日移民法”。自1923年3月至8月,太田为吉与总理麦肯齐·金和移民部长罗伯(Robb)之间的交涉持续了六个月之久。8月29日,罗伯以致电的形式通告太田为吉,根据双方的交涉,将现行《君子协定》中“允许入境的新移民———家庭雇佣及农业劳动者”人数由每年限额的400人减少至150人[9]。1923年《君子协定》修正案,对加拿大而言,不仅仅是减少日本移民入境人数限额,还通过其他措施提高了日本移民入境条件,如对“再入国境者”实施登陆制(非强制性)、限制日本人购买经营土地、提高日本移民归化条件等,特别是BC省剥夺了日本移民获取“渔业从业证”的强硬做法,对日本移民冲击十分明显。上述一系列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排日派要求制定“排日移民法”的激进主张。对日本而言,“尼尔法案”中禁止日本移民的内容最终没有被联邦议会通过,不仅如此,日本以违背人道主义为由,对限制以妻子身份赴加的修正条款的抗议,也获得了总理麦肯齐·金同意,没有写入修订案中。其实,从表1显示的数据可知,自1908年以来协定“允许入境的新移民”人数不仅没有达到限额的400人,甚至低于150人,因此1923年《君子协定》修正案中减少限额的规定,基本上是有名无实的。对排日派极力反对的“以妻子身份移民”者未做任何限制,由日本政府发放赴加护照的移民管理权也继续维持现状。可以说,1923年《君子协定》修正案,是双方妥协的一个权宜之计,对日本人赴加移民现状并未产生实质影响。


本文编号:32925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2925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7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