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志愿组织的兴起与发展——多视角的理论解释
本文关键词:美国志愿组织的兴起与发展——多视角的理论解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美国发达的志愿部门不仅构成了其政治制度及公共服务体系的有力支撑,也成为民间社会发展及作用扩张的样板。然而,有关美国志愿组织产生与发展动因的争论一直在延续着,此一争议富含各种理论资源。关注美国志愿组织如何产生的学者,倾向于将其生成描述为一种"草根"的渐进式的路径。而关注美国志愿组织发展路径的学者,则更多地将其动因定位为一种组织"理性化"发展的过程。同时,随着20世纪志愿组织与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紧密结合,志愿组织研究中的功能主义分析逐渐兴盛,学者们又分别提出了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与志愿失灵的理论观点。通过对诸多理论视角的回顾,可以发现各种解释都对应于一定的历史或现实情境,又都观点鲜明地以论证具体的"社会价值"和"社会问题"为目的。这启示中国志愿组织研究者在分析国内志愿组织产生与发展的问题时,必须要正视其所处的社会情境与困境,重视其社会价值与社会功能,而不是以一劳永逸的理论建树为目的。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美国志愿组织 渐进式 理性化 功能主义
【分类号】:D771.2
【正文快照】: 尽管向日趋成熟的中国国内学术界搬运“他山之石”早已不是一个时髦的行为,但始终保持开放心态的中国学者却从未忽视他国的理论、经验和争议。曾经孕育了托克维尔核心思想的美国,其志愿组织的实际发展历程固然值得各国研究者重视,而研究者对美国志愿组织产生与发展动因的争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和荣;;论社区志愿组织与志愿服务的完善——以福建三个社区为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杨璇;;探析志愿组织监督与评估机制的构建[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年04期
3 朱莉玲;王媛媛;谭建光;;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志愿组织发展[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4 张明锁;李杰;;政府与民间志愿组织互动合作关系探析——以洛阳市河洛志愿者协会为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5 杨海涛;彭闯;;志愿组织过往经历、定向目标及其行动能力[J];改革;2013年09期
6 ;“雷锋”就在我们身边[J];宁波通讯;2014年05期
7 ;民间志愿组织:创造亮点,快乐成长[J];黄金时代;2012年06期
8 魏锡华;莫岳云;黄兰芳;;我国志愿组织宏观制度的剖析与创新[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潘屹;;慈善组织、政府与市场[J];学海;2007年06期
10 周]C;;民间志愿组织的集体行动研究框架——《行动的力量》书评[J];中国非营利评论;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谭建光;王媛媛;朱莉玲;;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志愿组织转型与发展[A];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1)[C];2011年
2 宋雪峰;;基层政府和志愿组织的互动关系研究——以上海市五里桥街道爱心志愿者协会为个案[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3 朱峰;马立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视角下草根女性志愿组织发展及其作用研究[A];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1)[C];2011年
4 谭建光;;中国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比较分析[A];和谐社会建设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元竹;政府买单支持志愿组织服务社区[N];人民政协报;2007年
2 黄胜海;志愿组织还须社会各界扶一把[N];惠州日报;2011年
3 张勤 武志芳 南京工业大学公共治理与非政府组织研究所;南京工业大学档案馆;以志愿组织促社会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丁元竹;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共同治理美国社会[N];中国社会报;2007年
5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决策咨询部副主任 丁元竹;让非营利组织吸纳更多就业[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6 蒋欢 江泽全;国外志愿服务如何开展和运行[N];中国社会报;2013年
7 记者 张智;本市首个湿地保护志愿组织新区成立[N];滨海时报;2014年
8 记者 罗纯 通讯员 团宣;64个社区年内建立志愿组织[N];中山日报;2006年
9 中社 广社;从社区到社会:志愿服务渐成一种生活方式[N];中国社会报;2010年
10 市委宣传部 邰阳 易越龙;关于郭明义爱心团队运作模式的思考[N];鞍山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孟志敏;志愿组织风险管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崔巍;1961年以来美国政府资助民间志愿组织的政策演进研究[D];外交学院;2016年
3 王洪松;当代中国的志愿服务与公民社会建设[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桑颖;美国对外援助中的私人志愿组织[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谦;志愿组织在公共安全治理中的角色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2 宋雪峰;渗透与迎合:街道和城市社区志愿组织互动关系的个案研究[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0年
3 刘露;论政府培育志愿组织发展的路径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2年
4 励成亮;“治理”视角下民间志愿组织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5 王娟;中国志愿者立法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陈艾;常州市失独群体帮扶救助志愿组织运行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7 胡晨晨;南京高校志愿组织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8 单飞杰;志愿服务发展中基层政府的作用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9 马红利;英国福利国家进程中志愿组织的转型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10 李楚楚;成为长期的医院志愿者[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美国志愿组织的兴起与发展——多视角的理论解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19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501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