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大选后的政治发展及对中缅关系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7-03 20:04
本文关键词:缅甸大选后的政治发展及对中缅关系的影响
【摘要】:近年来,随着缅甸大选及后续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的深入,国内外诸多学者对有关缅甸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但从政治发展具体指标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以缅甸大选后的变化为切入点,选取政治发展这一视角,从民选政府的合法性、国内稳定和军人地位的变化深入分析缅甸大选后的政治发展。笔者在第一章梳理了缅甸独立以来不同的政治发展阶段,并从中总结出影响缅甸政治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军队、反对派、少数民族武装、僧侣集团、学生团体和外部原因。第二章论述缅甸2010年大选后国内政治发展的主要变化,认为2010年大选本身没有提高新政府的合法性,但大选后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及积极接触国际社会,让新政府赢得了来自国内、国际的认可:民选政府提高了政权合法性,民众对政府的认可度提高,与少数民族武装的积极和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推动民族和解,给予反对派一定的政治参与空间等都有利于国内走向长期稳定;军人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执政者转变为民选政府的保障者和改革的推动者,缅甸军人在国家政治中的独特地位是其历史决定的,军人既推动了国内变革,也在宪法框架内确保了军人在缅甸未来政治中的主导地位。第三章论述缅甸国内政治发展的变化对中缅关系的影响。缅甸新政府通过全方位的改革措施赢得了国内、国际社会的合法性,缅甸在合法性层面对中国的需求和依赖降低,中国在缅甸外交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新政府上台后提高了政权的合法性,促进了国内稳定,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明显提高,民盟等反对派以及非政府组织等行为体被允许发出越来越多的声音,对中缅经贸关系在短期内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缅甸军人政权走入历史,军队由对国家的绝对领导转变为对改革进程的主导,缅甸政治中的力量对比已经开始变化,反对派的作用不可忽视,其中,昂山素季将成为影响中缅关系的重要变量之一。文章最后认为,缅甸的政治转型已不可逆转,中国需要正视缅甸在中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地位,检讨过去中国对缅政策、民间交往的不足,努力改善中国在缅甸的印象,保持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提升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
【关键词】:缅甸大选 政治发展 中缅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733.7;D822.333.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8
- Content8-9
- 绪论9-19
-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9-10
- 二、相关文献综述10-17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7-19
- 第一章 缅甸独立后的政治发展19-38
- 第一节 1948年—1962年3月的政治发展19-22
- 第二节 1962年3月—2011年3月的政治发展22-33
- 第三节 影响缅甸政治发展的主要因素·33-38
- 第二章 缅甸大选后政治发展的新变化38-53
- 第一节 新政府改变了原来军政府证明合法性的方式38-43
- 第二节 民选政府与国内政治稳定43-49
- 第三节 大选后军人地位的变化49-53
- 第三章 缅甸政治发展对中缅关系的影响53-61
- 第一节 1988年9月—2011年3月的中缅关系53-56
- 第二节 缅甸大选后政治发展的变化对中缅关系的影响56-61
- 结论61-64
- 参考文献64-69
- 致谢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务;;缅甸独立后外交政策的演变与中缅关系的发展[J];当代亚太;2010年01期
2 贺圣达;;缅甸:军人执政的20年(1988~2008)的政治发展及趋势[J];东南亚纵横;2008年08期
3 李晨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的缅甸研究述评[J];东南亚研究;2006年04期
4 王子昌;;政治发展理论观照下的缅甸2009[J];东南亚研究;2010年02期
5 范宏伟;;东盟对缅甸“建设性接触”政策评析[J];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02期
6 范宏伟;;冷战时期中缅关系研究(1955-1966)——以外交部解密档案为中心的考察[J];南洋问题研究;2008年02期
7 赵海立;;试论泰国政治发展的经验[J];南洋问题研究;2010年04期
本文关键词:缅甸大选后的政治发展及对中缅关系的影响
,
本文编号:5149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514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