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福利国家理论述评
发布时间:2017-07-13 19:00
本文关键词:西方福利国家理论述评
更多相关文章: 福利国家 古典福利国家 福利国家危机 新自由主义 第三条道路 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主义福利社会
【摘要】: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矛盾发展演变的结果,其实施的政策缓和了阶级矛盾,也在客观上提高了工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此外,福利国家还强化了国家的社会功能,增强了社会管理的能力。艾斯平—安德森把福利国家的模式分为三种,即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他认为当非商品化程度高到一定程度,社会民主主义福利制度就可以称为“人民福利国家”。但是,“非商品化”是工人阶级运动的结果,是资本主义统治的一个手段,它最终的结果是起到了瓦解工人运动的作用。只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改变,工人阶级受资本剥削的实质就不会变,因此,福利国家也不可能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福利国家经过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近30年的黄金发展阶段后,由于财政压力加大,人口结构趋于老化,管理运行复杂化,经济结构改变等方面的原因,在70年代中期出现了危机,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改革历程。 福利国家在削减福利开支、减少福利项目和推行福利私有化等方面的改革措施,虽在激活市场、提高经济活力和竞争力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进入20世纪90年代,“第三条道路”思潮主张超越传统思维模式,建立关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2008年开始的国际金融、经济危机重创了福利国家的金融体系,使这些国家的失业人口增加,福利水平下降。福利国家再次面临“福利危机”的挑战。 受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我国社会福利供给具有补缺型、供养型和救济型的特征。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国家真正按人民的意愿最大限度地提供公共福利,公共福利建设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因而我国与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在公共福利建设方面是有本质区别的。但对于西方福利国家的有益经验,我国应结合国情有所借鉴。通过扩大福利覆盖面,增加福利项目和福利开支等,使我国社会福利制度建设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福利社会”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福利国家 古典福利国家 福利国家危机 新自由主义 第三条道路 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主义福利社会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57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9
- 引言9-11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9-10
- (二) 研究现状10-11
- 一、古典福利国家理论述评11-20
- (一) 福利国家的基本概述11-16
- 1. 福利国家的概念11-12
- 2. 福利国家的来源12-13
- 3. 福利国家的成就13-16
- (二) 古典福利国家理论16-20
- 1. 福利国家功能理论16-17
- 2. 福利国家模式理论17-20
- 二、福利国家危机和改革理论述评20-30
- (一) 福利国家危机和改革20-22
- 1. 福利国家危机20-21
- 2. 福利国家的改革21-22
- (二) 福利国家危机的根源22-23
- (三) “第三条道路”理论23-27
- 1. “第三条道路”的背景23-24
- 2. “第三条道路”的主张24-25
- 3. “第三条道路”解决方案的实际效果25-27
- (四) 金融危机冲击下福利国家的政策走向27-30
- 1. 次贷危机的冲击27-28
- 2. 福利国家的政策走向28-30
- 三、福利国家改革对我国公共福利建设的启示30-36
- (一)我国当前福利制度建设状况30-33
- 1.福利制度取得的成就30-31
- 2.福利制度存在的问题31-33
- (二)福利国家理论借鉴与我国公共福利制度的完善33-36
-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福利特征33
- 2.借鉴福利国家理论完善我国公共福利制度33-36
- 结语36-38
- 参考文献38-39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葛稣;;福利国家理论及其对我国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启示[J];商业经济;2013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姝姝;从社会保险到国家福利-1906-1948年英国社会福利政策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379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537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