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军国主义残存及现实危害
本文关键词:日本的军国主义残存及现实危害
【摘要】:尽管日本军国主义的制度形式已被"和平宪法"清除,但作为意识形态的日本军国主义残存依然侵蚀着亚太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安倍等保守派政要对于殖民及军国主义侵略历史不思反省的"否认"和翻案,源于日本首相屡屡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政府纵容通过右翼团体撰写的"新历史教科书"及历史修正主义思潮泛滥等各种负面因素的叠加累积。如今日本军国主义残存已成为恶化中日关系、侵蚀日本社会、毒化日本内政外交决策理念、破坏亚太地区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历史隐患。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外交研究室;
【关键词】: 军国主义 安倍晋三 历史问题 政治右倾化
【分类号】:D731.3
【正文快照】: 近年来,日本政要否认甚至美化军国主义侵略历史的风潮大有蔓延国际社会的迹象。对于中韩等亚洲国家关于日本政治右倾化言行的质疑,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2013年9月25日访美发表演讲时称,“如果大家想把我叫作右翼的军国主义者,那就请便吧”。如此妄言在2015年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文琦;;论晚清军事变革的内在制约因素——以近代日本军事变革为参照的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应俊;;试论1917~1921年外蒙古问题[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张晓刚;国宇;;《海国图志》与日本世界观念的重构[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刘景瑜;;日本海军与国防方针的修订及外交政策选择(1922—1936)[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王蓉霞;;再谈英日同盟及其解体[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王蓉霞;;华盛顿会议前夕英国对日本和中国的政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孙洋;弋慧莉;;日本殖产兴业政策的实行与铁道知识的传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王明星;;日本近代“征韩外交”再探[J];朝鲜·韩国历史研究;2009年00期
9 王海龙;刘晓敏;;朝鲜开国前清政府对朝政策的转变[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安善花;;近代日本中国观的双层构造及其东亚政策的矛盾性[J];大连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易惠莉;;关于山田良政的研究[A];中国近代(第十七辑)[C];2007年
2 王明星;;日本近代“征韩外交”再探[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建;大韩帝国与中国的外交关系1897—1910[D];复旦大学;2004年
2 宋慧娟;清代中朝宗藩关系嬗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游博;中日关系中的历史认识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吴永;晚清洋务派政治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劲松;殖民异化与文学演进[D];四川大学;2007年
6 王雁;“山东问题”与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1914-1922[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雷;国民政府战时统制经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发臣;近代日本极端国家主义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朴哲;“乙巳五条约”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10 程文明;日本“大国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静;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探析[D];河南大学;2011年
2 高青松;战后日本海军的发展演变及其特征[D];西南大学;2011年
3 王妍;近代日本学校军国主义教育历程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玉龙;朝核问题与日美同盟之间的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蒋霏;日本战后人民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D];辽宁大学;2011年
6 李红吕;论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国人日本观变化[D];辽宁大学;2011年
7 邹小兴;日本明治时代的海洋战略与海外扩张[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正高;日本现代化初期的内在矛盾[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9 丁志强;日本《帝国国防方针》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闫传玲;英日同盟(1902—1921)对东北亚国际格局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在贞;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与韩日关系展望[J];当代韩国;2001年03期
2 朴杰淳,李忠民;日本历史教科书中有关韩国史内容的史学史探讨[J];当代韩国;2001年03期
3 苏明飞,张晓菲;对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问题的考察[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4 熊光明;;也谈《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J];中华魂;2006年05期
5 孟国祥;日本政府与“历史教科书问题”[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刘洪丰;日本历史教科书修订与国家主义思潮研究新进展[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7 高兰;;历史教科书问题:中日模式与法德模式的比较[J];日本学刊;2010年03期
8 王士花;日本部分学者对歪曲历史者的批判——介绍新出版的《不会从教科书中抹掉的战争事实》[J];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01期
9 龚常 ,沈林;越改越黑的日本历史教科书[J];教师博览;2005年06期
10 张春海;;帮倒忙的救世主[J];大科技(百科探索);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大军;拒绝采用歪曲历史教科书[N];人民日报;2001年
2 干玉兰邋李拯宇;韩抗议日通过歪曲历史教科书[N];人民日报;2007年
3 记者 王大军;日政府要求修改历史教科书[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4 记者 吴谷丰;歪曲历史教科书被选,动向不可不察[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5 记者 于青 记者 张锦芳;反对篡改历史教科书[N];人民日报;2000年
6 记者高浩荣;韩要求日修改历史教科书[N];人民日报;2002年
7 记者 张焕利;要用谢罪反省的精神审定历史教科书[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8 记者 张锦芳 李拯宇;朝要求日废除歪曲历史教科书[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9 尹钛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谈判未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刘畅;把正义写进历史[N];人民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俞柳柳;中日韩三国共同历史读本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程艳阳;台湾地区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苏联形象书写(1949-1991)[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744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574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