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埃及政治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8 14:28
本文关键词:冷战后埃及政治发展研究
【摘要】:冷战结束至今,埃及的政治发展出现了两次明显的转折。第一次发生在2005年到2007年间。随着宪法的修改,埃及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转变,不再是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发生在2011年2月穆巴拉克离开总统职位以后,直至今日埃及社会各界、各政党团体之间冲突与纠纷至今仍没有完全平息。 从冷战结束到2004年,是埃及政治发展第一次转折的酝酿时期,政治环境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受国际环境变化以及国内社会动荡的影响,前总统穆巴拉克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促进埃及政治发展、解决国内政治矛盾。这些措施最主要的方面是关于埃及政治发展方向的探索。此时埃及政治发展最重要的内容是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意识逐渐加强、国家机构的功能不断完善、公民社会开始形成等。与之前的时代相较,埃及政治改革向着民主化的方向快速发展。虽然权威主义的统治没有发生改变,但是其存在的合法性受到质疑,迫使政府在2004年以后开始对宪法进行修正。 2005年到2010年之间是埃及政治发展发生转折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5年到2007年宪法修正带来的政治发展转折,第二阶段是2007年到2010年埃及社会动荡的形成期。埃及政治发展的不稳定性在这一时期表现的尤为突出,执政党制定的政策不时遭到各种规模的抗议和抵制。 2011年2月穆巴拉克下台以后,,埃及军事最高委员会迅速掌握了国家政治力量,并于2011年3月匆忙颁布新宪法,重开大选。一番角逐后,穆斯林兄弟会候选人穆尔西获胜,成为了埃及有史以来第一位民选总统。2012年以来,埃及政坛围绕新的宪法草案展开了漫长的政治对话,时至今日也未能达成一致。2012年11月穆尔西与最高司法委员会就新宪法修正案磋商未果后,埃及各地的抗议活动再次大规模爆发。但是政府无视民众的抗议强势推进制宪进程,分别在12月15日和12月24日进行了新宪法的前两阶段公投。导致各政党及反对派极度不满,重新掀起了埃及政治内耗的战火。最终,2013年1月8日穆尔西不得不重新改组内阁以缓和政治矛盾。 如今埃及社会动荡的势头没有减缓,仍旧一片乱象,政府的任何一个举动都有可能导致大规模的抗议。2013年5月8日埃及内阁再次改组,执政党对经济领域的控制不断加强,几乎在同一时期,埃及宣布将加大对恐怖主义的打击力度,这一系列举措表明新执政的穆斯林兄弟会正在试图巩固到手的权力,并且尝试通过对其他领域的控制来解决眼下政府弱势的局面。新的埃及政府正在积极探索执政之路,只要能够尽快恢复社会秩序,埃及就能顺利经过转折时期,重新迈上正轨。
【关键词】:埃及 政治发展 权威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741.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5
- 1.1 本文的选题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2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2-14
-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2
- 1.3.2 主要研究方法及相关理论12-14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14-15
- 第2章 冷战结束到 2004 年埃及政治发展状况15-21
- 2.1 埃及公民政治参与广度及深度的变化15-16
- 2.2 埃及国家政治系统的功能增强16-18
- 2.3 埃及社会政治分化程度的发展18
- 2.4 埃及特色政治文化的形成18-21
- 第3章 2005 年到 2010 年埃及政治发展情况21-29
- 3.1 2005 年到 2007 年间埃及的政治发展22-27
- 3.1.1 2005 年埃及宪法修正22-23
- 3.1.2 2007 年埃及宪法修正23-25
- 3.1.3 宪政改革对埃及政治发展的影响25-27
- 3.2 埃及 2007 年到 2010 年间的政治发展27-29
- 第4章 2011 年以来埃及的政治发展现状及其前景29-40
- 4.1 穆巴拉克下台后埃及的政治变化29-33
- 4.2 中东变局后埃及政变的主要原因33-36
- 4.2.1 导致 2010 年底埃及发生政变的内因34-35
- 4.2.2 导致埃及在 2010 年底发生政变的外因35-36
- 4.3 未来埃及政治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前景36-38
- 4.4 中东变局后埃及的政治发展状态对中国的启示38-40
- 结语40-41
- 参考文献41-45
- 致谢45-46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林根;;中东安全形势回顾与展望[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年02期
2 志鑫;;埃及民族民主党长期执政的原因[J];理论参考;2002年08期
3 王泰;;2011,埃及的政治继承与民主之变——从宪政改革到政治革命[J];国际政治研究;2011年01期
4 丁隆;;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崛起及其影响[J];国际政治研究;2011年04期
5 刘兰;;“十一五”期间非洲史研究状况[J];世界历史;2011年04期
6 哈全安;;埃及现代政党政治的演变[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李伟;;中东地区动荡的开放式结局[J];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03期
8 林利民;;北非中东大动荡的地缘政治影响[J];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03期
9 田文林;;对当前阿拉伯国家变局的深度解读[J];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03期
10 刘中民;伊斯兰复兴运动与当代埃及[J];西亚非洲;2000年03期
本文编号:6404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640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