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加坡经验
本文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加坡经验
【摘要】:现代化治理是新加坡国家治理的基本理念和主要模式,它强调政府治理的整体性、协调性、适应性和发展性,在理念和实践方面为国家治理模式提供了参照,中国政府要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然要科学借鉴国外政府进行社会治理的成功模式和经验。
【作者单位】: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新加坡经验 治理能力
【分类号】:D733.9
【正文快照】: 公共治理的理念、模式是伴随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逐渐产生和完善的,而新加坡政府在举行国家治理过程中以有效的政府运作模式应对了政治社会环境变迁的挑战,实现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国和新加坡有着共同的种族和文化背景,相近的政府治理理念和治理结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路曲;关于新加坡政党体制的几个问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国外加强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做法及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02期
2 谭君久;;政治现代化:中国比较政治研究的基本取向——新世纪十年比较政治学发展回顾之一[J];比较政治学研究;2011年01期
3 杨明全;;儒家伦理课程对现代文化价值观的形塑:新加坡的经验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4年06期
4 孙景峰;;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面临的三大挑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孙景峰;;世界民主浪潮下的新加坡威权体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4期
6 李路曲;;关于民主化、制度化与发展水平关系的思考[J];晋阳学刊;2008年01期
7 孙景峰;;新加坡立法体系与人民行动党[J];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04期
8 杨慕华;;近十年中国学者关于新加坡政治研究述评[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马用浩;;有利于阶层关系和谐的社会价值观建设刍议[J];前沿;2010年09期
10 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意识形态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杜灵来;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实效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虎;国家利益与媒体国际报道[D];暨南大学;2007年
4 姜彦国;重塑中国官德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梅少粉;权威主义还是精英民主:新加坡政治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树维;新加坡民主转型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2 杨慕华;谱系学视角下的新加坡民主模式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温茹;试论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D];内蒙古大学;2008年
4 胡潇文;李光耀的个人认知对新马关系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8年
5 刘华军;新加坡国会立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杨猛;新加坡国家至上理念与威权政治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寿清;实用主义主导下的新加坡教育[D];云南大学;2010年
8 龚来良;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威权治理的嬗变[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9 王洪涛;威权体制与新加坡的政治稳定[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一宁,罗雪雁;新政府·新经济·“新新加坡”——2001年的新加坡[J];东南亚研究;2002年01期
2 魏东 ,石友 ,原博;新加坡的廉政建设[J];山东税务纵横;2002年Z1期
3 朱春珠;新加坡精神文明的特色[J];浙江学刊;2002年03期
4 刘少才;新加坡的罚款[J];公关世界;2002年11期
5 翟道礼;;新加坡精神的最新演进[J];世界知识;2002年21期
6 吕元礼,魏新文;新加坡的“管得严”[J];城市问题;2002年06期
7 张敏;新加坡:诚信带来良好形象[J];文明与宣传;2003年04期
8 魏宏;;新加坡和瑞士的治国模式及其启示[J];重庆行政;2003年01期
9 王可耘;;新加坡:不和谐的和谐之国[J];招商周刊;2003年24期
10 李保英,高奇琦;“亚洲价值观”与新加坡民主政治[J];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元礼;;入世后政府官员收入研究——新加坡“高薪养贤,厚禄养廉”的启示[A];2001中国经济特区论坛:WTO与特区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赵自勇;;新加坡将会成为一个自由民主国家吗?[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3 黄海涛;;从新加坡的经济腾飞看当代儒学的复兴[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郑俊;林晓英;夏绚绚;;新加坡发展经验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借鉴——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城市规划管理)[C];2012年
5 孟书明;;爱国——增强公民意识的基本内容——从中外比较中看增强公民爱国意识的普遍性[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6 蒲勇健;;案例2 新加坡: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案例集)[C];2011年
7 刘思博;;小块头的大智慧——新加坡城市交通考察研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 城市交通规划)[C];2014年
8 龙朝阳;邓依伊;鲍维杰;;新加坡中央公积金模式的实施利弊浅析[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二卷)[C];2010年
9 朱天明;杨桂山;万荣荣;王琳;;新加坡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经验借鉴[A];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研究[C];2008年
10 ;案例1 新加坡城市规划与建设工作[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案例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新加坡记者 杨新鹏 朱昌都;新加坡检讨经济发展思路[N];经济参考报;2002年
2 本报驻新加坡记者 翁东辉;新加坡自由贸易呈现亮点[N];经济日报;2003年
3 何沙洲;新加坡欲占中国旅游市场风光[N];经理日报;2004年
4 慧敏;业界人士质颖新加坡100%拥房率政策[N];建筑时报;2004年
5 ;新加坡:这样解决缺水难题[N];人民长江报;2005年
6 曾娅;新加坡:五绘蓝图创造信息化奇迹[N];人民邮电;2004年
7 朱昌都 杨新鹏;新加坡:让工业化不留后遗症[N];市场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何华峰;基金业成支柱新加坡金融中心重新定义[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9 陈文;新加坡催生“新新加坡”[N];亚太经济时报;2001年
10 新鹏;新加坡:治理工业化的环境后遗症[N];中国建设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广存;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借鉴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耿晓燕;论新加坡政府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的作用[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冰;新加坡乐龄教育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徐守杰;论新加坡实用主义外交[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5 梅雪;新加坡与中国反腐机制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6 王涛;新加坡行政体制的特征:合理性及其面临的挑战[D];山西大学;2005年
7 蒋俊化;新加坡在东南亚地区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8 邝浚皓;新加坡公民对中国的看法:朋友还是敌人[D];清华大学;2012年
9 李俊彦;从新加坡2011年大选看“新加坡式民主”的演进[D];外交学院;2013年
10 王洪涛;威权体制与新加坡的政治稳定[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610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661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