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东北亚和平安全机制应满足哪些条件
本文关键词:构建东北亚和平安全机制应满足哪些条件
更多相关文章: 韩日关系 周边战略 王俊生 地缘战略 领土问题 机制转换 全球战略 竞争因素 中国社会科学院 圈层
【摘要】:正王俊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目前,围绕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建设问题产生两股新的动力,各国利益均受牵动。一是地区局势的进一步复杂化。这包括中日、韩日关系因历史和领土问题发生严重波折,朝鲜在拥核道路上越走越远,中美地缘战略竞争因素增多,等等。二是中国推进周边战略的客观需要。中国外交更加
【关键词】: 韩日关系;周边战略;王俊生;地缘战略;领土问题;机制转换;全球战略;竞争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圈层;
【分类号】:D731
【正文快照】: 王俊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目前,围绕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建设问题产生两股新的动力,各国利益均受牵动。一是地区局势的进一步复杂化。这包括中日、韩日关系因历史和领土问题发生严重波折,朝鲜在拥核道路上越走越远,中美地缘战略竞争因素增多,等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科;;愤怒与冲突背后的博弈——2005年中日、韩日关系中的全面较量[J];东北亚论坛;2006年02期
2 卢武铉;;卢武铉总统就韩日关系发表特别讲话[J];当代韩国;2006年02期
3 王生;;中国的和平崛起与21世纪初韩国的外交抉择——以韩中、韩美、韩日关系的变化为中心[J];当代韩国;2006年04期
4 沈定昌;;韩日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美国因素[J];韩国研究论丛;2007年04期
5 姜龙范;马晶;;若即若离的韩日关系:评估与展望[J];东疆学刊;2009年02期
6 涂武;;冷战后韩国对日外交与韩日关系[J];济宁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涂武;;冷战后韩国对日外交与韩日关系[J];菏泽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方秀玉;刘成杰;;韩日关系的结构性矛盾及其化解——以卢武铉政府时期韩日关系为个案分析[J];韩国研究论丛;2009年01期
9 方秀玉;李华;;当代韩日关系刍论[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马晶;;韩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及其影响[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徐宝康;韩提出改善韩日关系三前提[N];人民日报;2006年
2 李拯宇邋干玉兰;岛争“死结”难解,考验“韩日关系新时代”[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3 莫逆流;韩日关系还没有根本定型[N];中国国防报;2013年
4 北京商报记者 韩哲 赵毅波;一部电影引发的韩日关系遐想[N];北京商报;2014年
5 北京商报记者 韩哲 实习记者 赵毅波;东北亚微妙的“朋友圈”[N];北京商报;2014年
6 记者 张锦芳;小泉“画饼充饥”,,韩日关系难过槛[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7 刘和平;安倍献祭的用意[N];深圳特区报;2014年
8 记者 张锦芳;韩日关系本已冷淡 教科书又雪上加霜[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9 吴正龙 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副会长;日“玩过头” 美国该咋办[N];解放日报;2013年
10 记者 杨汀 张青;日一大臣“拜鬼”,中方向日方提严正交涉和抗议[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晶;冷战后韩国的东北亚政策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涛;分析朝核问题上韩日关系的影响因素[D];吉林大学;2009年
2 刘红艳;冷战后韩国对日政策及韩日关系[D];暨南大学;2006年
3 傅宁;韩日关系与东亚一体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4 苏宏雁;冷战后韩日关系的变化与前景展望[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062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706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