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论小泉政府对“和平宪法”的修改

发布时间:2017-08-20 12:32

  本文关键词:论小泉政府对“和平宪法”的修改


  更多相关文章: 小泉政府 和平宪法 修宪


【摘要】: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日本作为我们的邻国,它的举动必然对我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作为世界经济大国,日本也必然对亚洲乃至世界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战后日本经济的快速崛起,在右翼和修宪势力眼中,“和平宪法”的理念和规定已成为严重约束日本走向“普通国家”为国际做“贡献”的障碍。进入21世纪,随着日本新首相小泉纯一郎的上台执政,日本修改“和平宪法”的进程也不断加快。研究小泉政府在推进修改“和平宪法”的进程,有助于我们了解其政策的形成背景,准确认识和把握日本的未来战略走向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本文主要以小泉政府修改“和平宪法”的政策和行动为基础,分析其修改“和平宪法”的进程及所带来的影响。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简述日本修宪的国际和国内背景;第二章,论述了小泉政府采取多种手段对“和平宪法”进行修改,这一部分是论文的重点,以小泉执政以来在修宪问题上的各项政策方针为基础,对小泉政府的修宪进行了整体概括和简要分析;第三章,对小泉政府修宪的思考,分析了修宪面临的问题,以及修改宪法对日本未来的影响。
【关键词】:小泉政府 和平宪法 修宪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731.3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前言7-10
  • 第一章 日本修宪背景分析10-16
  • 第一节 修宪的国际背景10-13
  • 一、美国的怂恿10-11
  • 二、国际安全形势的变化11-12
  • 三、日美拥有共同利益12-13
  • 第二节 修宪的国内背景13-16
  • 一、政界右倾化趋势加强,护宪阵营瓦解13-15
  • 二、国民意识的整体保守化导致修宪的支持者增多15-16
  • 第二章 “和平宪法”的修改16-34
  • 第一节 小泉政府的高调论宪17-18
  • 第二节 制定单行法,加快完善与修宪相关的手续18-22
  • 一、突破“专守防卫”的限制18-19
  • 二、自卫队由“防御型”转向“进攻型”19-21
  • 三、加紧修宪手续的完善21-22
  • 第三节 修宪方案的具体化,及修宪进入实质性的阶段22-34
  • 一、“护宪”力量渐弱,由“论宪”逐渐转为如何改宪22-23
  • 二、参众两院提交关于修宪的报告书23-28
  • 三、自民党公布新宪法草案,以求夺得修宪主动权28-32
  • 四、现阶段其他党派的修宪意见32-34
  • 第三章 对修宪的思考34-40
  • 第一节 修改宪法所面临的问题34-35
  • 一、统一各党派内部成员对修改宪法的认识34
  • 二、民众对删除宪法第9条的和平条款存有顾虑34-35
  • 三、消除国际社会对日本修改“和平宪法”的疑虑35
  • 第二节 对小泉政府修改宪法的认识35-40
  • 一、加剧日本整体向右转35-36
  • 二、为实现“政治大国”扫清法律障碍36-38
  • 三、日美同盟走向全球化38-40
  • 结束语40-46
  • 参考文献46-49
  • 后记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听昌,马荣升;从两洋战略看美国全球战略重点的调整[J];国际观察;2003年02期

2 马俊威 ,刘军红 ,徐学群;2003年的日本[J];国际资料信息;2004年01期

3 徐学群;日本修宪态势及其背景[J];国际资料信息;2004年03期

4 王红芳;小泉执政后向“政治大国”全面推进的轨迹[J];国际资料信息;2004年04期

5 包霞琴;90年代后日本修宪论及其特点分析[J];日本研究;2004年02期

6 鲁义;日本修宪动向的由来与发展——以宪法第9条为中心[J];日本学刊;2000年03期

7 孙伶伶;修宪预示日本未来政治走向——解析日本众参两院宪法调查会修宪报告书[J];日本学刊;2005年03期

8 林晓光;日本国家安全战略与防卫政策的调整——关于“有事法制”的思考[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年06期

9 金熙德;日美同盟的“再定义”及其未来趋势[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07期

10 李秀石;论日本“和平国家”性质的演化[J];现代国际关系;2005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晓琳;浅论战后日本修宪[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李慧君;论“有事法制”及其在日本防卫体制中的地位和影响[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7066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7066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b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