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实力视角下的韩国“文化立国”战略
发布时间:2017-08-20 17:37
本文关键词:软实力视角下的韩国“文化立国”战略
【摘要】:当今信息化时代,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约而同地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文化立国”战略随之诞生。加之,世界文化、经济、政治一体化进展的趋势愈发明显,各国在各自的文化产业方面下功夫,不仅能助力本国经济的腾飞,而且也直接提升了国家的综合国力。不得不说,在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已经成长为一项影响国民经济走势的支柱产业。一国的综合国力包括软实力和硬实力等几个方面,而文化产业体现的正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两极格局的破裂,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陡然增多,软实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为其相较于硬实力而言,有时代所需的几个特点,比如,更容易被其他国家接受,从而加大本国的政治影响;还有利于提高民族凝聚力等等。冷战后,西方大国加快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面对英法德美等国的文化攻势,亚洲各国在吸取西方经验的同时,也积极地寻找着自己的突破口。在日本,经历了“失去的二十年”之后,政府急切地想摆脱或者降低对美国的依赖,从文化着手,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遍吹华夏大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已提上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要求全民重视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事业。韩国也不甘示弱,提出了“文化立国”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韩国深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韩国政府意识到依靠本国传统的工业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国家经济的发展,要想摆脱困境,寻找新的发展方式势在必行。恰巧当时发展迅速的文化产业受到了韩国政府的重视,文化带来的经济效益着实喜人,随后韩国政府便把文化产业列为经济发展的新战略。在新战略强有力的带动下,韩国迅速走出金融危机的泥潭,并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自古以来,中韩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韩国在中国的周边关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虽然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还是巨大的,由于中韩两国文化的相似性,中国在借鉴韩国成功的文化发展模式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如何利用好文化产业这把利刃意义非凡。
【关键词】:韩国 软实力 文化立国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131.26;D731.2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5
-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9-10
- 0.1.1 选题背景9
- 0.1.2 选题意义9-10
- 0.2 研究现状10-13
- 0.2.1 国外研究现状10-11
- 0.2.2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0.3 研究方法13-14
- 0.3.1 案例分析法13
- 0.3.2 历史分析法13-14
- 0.4 创新点与不足14-15
- 1 软实力与文化软实力15-20
- 1.1 软实力15-18
- 1.1.1 软实力的概念15-16
- 1.1.2 软实力的构成16-18
- 1.2 文化软实力18-20
- 1.2.1 文化软实力的内涵18-19
- 1.2.2 韩国的文化软实力19-20
- 2 韩国“文化立国”战略提出的背景、发展历程和作用20-28
- 2.1 韩国“文化立国”战略提出的背景20-21
- 2.1.1 国际背景20
- 2.1.2 国内环境20-21
- 2.2 韩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21-23
- 2.2.1 萌芽期:摸索中前进21-22
- 2.2.2 发展期:艰难前行22
- 2.2.3 成熟期:跨越式发展22-23
- 2.3 “文化立国”战略的作用23-28
- 2.3.1 提升国家形象23-25
- 2.3.2 拉动经济增长25-27
- 2.3.3 带动其他行业发展27-28
- 3 韩国“文化立国”战略的推动因素28-33
- 3.1 政府政策支持28-31
- 3.1.1 法律法规及制度的保障28-29
- 3.1.2 管理机构的设立29-30
- 3.1.3 财政资金支持30-31
- 3.2 文化产业市场化的推动31-33
- 3.2.1 大型企业助力文化产业31-32
- 3.2.2 娱乐产业带动文化产业32-33
- 4 韩国“文化立国”战略的启示33-38
- 4.1 政府提供基本保障33-35
- 4.1.1 明确文化产业政策33-34
- 4.1.2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34-35
- 4.2 文化行业协同发展35-38
- 4.2.1 推动文化创新35-36
- 4.2.2 重视人才培养及文化产业聚集区的发展36-38
- 结束语38-40
- 参考文献40-43
- 致谢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彦林;毕大博;;中韩关系新特点分析[J];当代韩国;2015年04期
2 李家成;;东方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的中韩合作探析[J];当代韩国;2015年02期
3 刘宝全;;韩流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中韩关系的影响[J];当代韩国;2014年01期
4 詹德斌;;韩国文化战略与文化外交[J];国际研究参考;2013年11期
5 朴钟锦;;韩国公共外交的主要途径及制约因素[J];当代韩国;2013年01期
6 魏志江;;试论韩国朴槿惠政府的外交政策趋向与朝鲜半岛局势[J];当代韩国;2013年01期
7 孙卫华;刘卫东;;流行文化中的文化软实力较量[J];新闻知识;2012年02期
8 王生;;试析当代韩国民族主义[J];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02期
9 张星星;;跨文化传播的典范——评韩剧在中国的流行[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06期
10 沈山;文化产业的内涵及其政策发展趋势[J];社会科学家;200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穆宝江;韩国文化产业发展与中韩文化产业合作[D];吉林大学;2012年
2 金兑炫;韩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079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707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