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时代变迁与观念历程:美国新左派现象的社会根源与社会功能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03 03:22

  本文关键词:时代变迁与观念历程:美国新左派现象的社会根源与社会功能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新左派现象 时代变迁 观念历程 社会根源 社会功能


【摘要】: 本文以“时代变迁”与“观念历程”这两个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主要分析框架,试图探索美国乃至全球的社会环境变迁与美国新左派现象(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观念运动、思想运动)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即美国新左派现象的社会根源与社会功能),进而论证美国新左派现象是资本主义社会能够随着时代环境变化而进行自我平衡、自我改造的一个重要表现。 美国新左派现象是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产物,本文将美国新左派现象的发展历程划分为3个时期,每一个时期它都有相同和不同的批判重点、表现形式和社会作用。美国新左派现象产生于20世纪的60年代,它是美国社会运动现象的典型代表之一,其成员由学生、学者、教师和社会上的社运人士组成。新左派的重要组织“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SDS)在60年代发起了大规模的校园政治运动,,参与促进了美国社会与政治的改革与进步。70年代美国新左派在内因外力的作用下处于涣散状态,但新左派的一些成员仍然在不同的领域坚持他们的抗争。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为新左派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新左派的抗争视野由以国内事务为主逐渐转向以全球事务为主。 美国新左派的斗争主题始终围绕平等、民主、自由与和平,它的思想观念与社会实践深刻影响了美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改良。
【关键词】:美国新左派现象 时代变迁 观念历程 社会根源 社会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771.2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7
  • 导论7-20
  • 一、本文核心论题及其研究意义7-9
  • 二、相关概念辨析9-13
  • 三、相关文献述评13-18
  • 四、研究方案18-20
  • 第一章 美国老左派的式微与新左派的思想源泉20-24
  • 第一节 美国老左派的式微与新左派思想的萌发20-21
  • 第二节 美国新左派的重要思想源泉:马尔库塞的批判理论21-24
  • 第二章 美国新左派现象的“红色十年”24-34
  • 第一节 20世纪60年代的时代环境与新左派运动的爆发24-27
  • 第二节 个案分析:“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SDS)27-31
  • 第三节 “红色十年”中美国新左派对美国社会的影响31-34
  • 第三章 20世纪70-80年代的时代环境与美国新左派的沉潜34-43
  • 第一节 时代环境的变迁与新左派成员的分化34-37
  • 第二节 沉潜期新左派成员的存在方式37-41
  • 第三节 沉潜期新左派成员的社会贡献41-43
  • 第四章 20世纪90年代至今当代美国左派的新特征43-52
  • 第一节 全球化加速情境下的美国与世界43-44
  • 第二节 当代美国左派的新课题44-48
  • 第三节 当代美国左派的新机遇48-50
  • 第四节 当代美国左派的新势力: SDS的重建50-52
  • 结束语52-56
  • 一、回顾与总结52
  • 二、困惑与思考52-54
  • 三、后续研究方向54-56
  • 参考文献56-60
  • 致谢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丽,李伟;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观点评述[J];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10期

2 陈爱华;试论马尔库塞科技伦理观的内涵与价值——兼评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吴敏;美国高校里的左派和马克思主义[J];国外理论动态;2000年10期

4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陈靖;新一轮反体系运动的代表:世界社会论坛[J];国外理论动态;2004年08期

5 冯仕政;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现状与范式[J];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6 王瑾;;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理论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7 陈炎;“激进”与“保守”●“左派”与“右派”[J];河北学刊;2004年05期

8 王金虎,霍军;当代美国社会的贫困结构及其成因[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9 江洋;;20世纪70年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在美国高校的兴起[J];兰州学刊;2006年06期

10 赵林;美国新左派运动述评[J];美国研究;199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程巍;六十年代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刘颖;新社会运动理论视角下的反全球化运动[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享;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的反战运动及其解体[D];外交学院;2000年



本文编号:7825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7825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1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