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论近代欧洲犹太人的解放与犹太社会的转型——以法德为中心的考察

发布时间:2017-09-30 15:18

  本文关键词:论近代欧洲犹太人的解放与犹太社会的转型——以法德为中心的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犹太人 犹太教 解放 社会转型


【摘要】:近代欧洲犹太人解放运动促使犹太人重新审视自己的民族身份及犹太教在现代国家中的地位,瓦解了传统犹太社会结构。解放的前提是,犹太人首先将自己看成国家的公民,然后才是宗教社团的成员,并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诸方面服从于正在兴起的民族国家的需要。犹太人的改革运动、科学运动在解放影响下应运而生,注重凸显犹太教普世价值,弱化甚至消除其中反映民族孤立主义和特殊主义的因素,在神学、教义、律法等方面展开全面变革,努力缓解犹太人、犹太教与现代社会的紧张关系。从现代犹太史进程来看,解放造成了一个具有明显世俗特征的、多元化的犹太社会的出现,促进了欧洲犹太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但同时解放也带来不可忽视的消极后果,因传统和犹太民族性遭到削弱,许多犹太人在解放后陷入身份困惑之中。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犹太—以色列研究中心;
【关键词】犹太人 犹太教 解放 社会转型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近现代犹太社会转型研究——以德国为中心的考察”(项目号:12YJC77002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犹太教改革研究”(项目号:12CZJ012) 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犹太教世俗化研究”(项目号:2013M530336) 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犹太—中东史创新团队”(项目号:2013-CXTD-0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75;D562
【正文快照】: 18世纪最后20年是欧洲经历深刻变化的时期,启蒙运动所倡导的理性主义、人道主义和普世主义正在欧洲政治革命和民族国家建构的过程中逐步得以落实。理性主义不允许将个人身份建立在那些非理性的宗教教条、社会偏见或政治歧视之上;人道主义要求尊重人性,尊重每一个人,包括犹太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淑清;对犹太人隔都的历史考察[J];北方论丛;2002年04期

2 张淑清;;中世纪西欧犹太社团及其历史作用探析[J];世界历史;2006年06期

3 胡浩;;关于犹太人解放的争论及其影响[J];世界历史;2010年06期

4 张倩红;贾延宾;;“犹太名人会议”与犹太教公会重组——拿破仑的犹太政策[J];历史研究;2008年06期

5 张庆海;;犹太名人会议研究[J];史学集刊;2006年03期

6 王亚宁;拿破仑的犹太人政策[J];世界民族;2003年06期

7 罗衡林;论普鲁士犹太人的解放[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01期

8 张庆海;;法国启蒙运动与犹太人解放[J];浙江学刊;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晓云;从犹太经典看犹太人先进的生育、饮食和教育观[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1期

2 李薇;旅华犹太侨民间的贝特·丁仲裁制度[J];北方论丛;2002年04期

3 张淑清;对犹太人隔都的历史考察[J];北方论丛;2002年04期

4 钟志清;;中国的犹太文学译介与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杜永彬;;美国犹太人的西藏观和对“西藏问题”的态度[J];中国藏学;2011年S2期

6 赵阳;;近代波兰犹太社区的形成与基本特点[J];东岳论丛;2011年04期

7 杨曼苏;苏以关系发展的历程[J];俄罗斯研究;2004年01期

8 肖文超;;犹太民族基金:起源、形成与影响[J];国际论坛;2010年03期

9 曾红;;14—16世纪意大利的基督徒与希伯来书籍[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10 孙丝丝;;历史学视域下对艺术作品进行文化阐释的三要素——以“维也纳1900”时期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倩红;;犹太住棚节的来历及其教育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宪华;追寻、僭越与迷失[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于健;利奥·拜克论犹太教的本质[D];山东大学;2011年

3 刘芳;悲剧和希望[D];复旦大学;2011年

4 汪舒明;大屠杀记忆和美国外交[D];复旦大学;2011年

5 孙克昱;《成唯识论》的析恶新视域[D];复旦大学;2010年

6 曹笑笑;中世纪安达卢西亚前期民族关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刘金忠;犹太教复国主义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8 李磊;信仰与理性的汇融——斐洛思想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9 谢桂山;圣经犹太伦理与先秦儒家伦理之比较[D];山东大学;2005年

10 罗衡林;纳粹统治时期德意志犹太人生存状况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文莉;从文化和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圣经中的隐喻[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李倩倩;以色列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张莹;试析“消耗战”对埃及与以色列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1年

4 华强;东西方国家排外运动共性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曙晨;论印度犹太人身份认同[D];南京大学;2011年

6 艾仁贵;“马萨达神话”的建构与解构[D];南京大学;2011年

7 席磊;从犹太人到美国人:在文化和宗教视野下剖析《就说是睡着了》中主人公戴维的身份转变[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陆路;约瑟福斯的双面人生[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胡艺萍;寻找缺失的犹太身份[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肖文超;阿哈德·哈姆文化锡安主义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亚平;中世纪西欧犹太人的社会地位[J];东北师大学报;1994年06期

2 张礼刚;;论17、18世纪德意志地区的宫廷犹太人[J];世界历史;2006年06期

3 王敏华;;拿破仑与法国天主教的复兴[J];历史研究;1988年02期

4 倪华强;法国大革命与法国犹太人的解放[J];史林;1992年01期

5 张庆海;;犹太名人会议研究[J];史学集刊;2006年03期

6 陈文海;中世纪教廷“封圣”问题研究——对“封圣”过程的非宗教层面考察[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进;;两种逻辑与双重博弈——评《战争与国家形成:先秦中国与早期近代欧洲之比较》[J];国际政治科学;2006年04期

2 艾跃进;;新世纪国际形势展望和中国之对策[J];求知;2001年05期

3 卡缅斯卡娅 ,董进泉 ,德新;美国的政治文化(上)[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4年01期

4 杨卓华;;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空间范围[J];新疆社会科学;1989年01期

5 ;[J];;年期



本文编号:9489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9489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7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