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汉晋时期的谒、刺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4 22:26

  本文关键词:汉晋时期的谒、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汉晋 谒剌 类型 用途 源流


【摘要】: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出土的汉晋时期的谒、刺(名谒、名刺),以及就与之相关的问题讨论等。正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开篇简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在此基础上,对目前有关谒、刺的研究概况进行了介绍,并总结分析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和问题所在,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出土谒、刺的类型分析”。首先对各主要出土情况做了简单介绍。再对谒、刺的类型进行了分析。将出土名谒分为两大型,即A型双面书写型和B型单面书写型。再根据进谒目的的差异,将双面书写型分为二亚型,Aa型问候类,按行文用语差异,又可二式;Ab型请见、拜见类。B型按照进谒目的的差异,分为三亚型。Ba型请见拜见类,按内容差异,可分二式。Bb型属庆贺类,按行文可分二式。Bc型属致物类。按照各型名谒的发展特征,分为四期,西汉中期为实物谒的形成阶段,发展和成熟期为西汉晚期至东汉中期,东汉晚期至三国为衰落期,西晋时为新变化发展期。将刺分为两大型,即A型双面书写型和B型单面书写型。根据行文内容差异,将B型分为亚型,即Ba型属习字用,Bb型拜访请见用,Bc型作明器用。第二章“各类型谒、刺的用途考证”。 就谒、刺的使用情况而言。谒可分为实用器和随葬明器两大类。实用器按目的不同,可分为问候类、庆贺类、致物类、拜见请见等四大类。还分析与名谒作明器随葬相关的社会背景。刺同样分为实用器和随葬明器两大类。作为实用器时,因为适用对象的不同,书写会有少许差异。作为随葬用的明器,作用可能类似于墓志。第三章“谒、刺源流论述及相关问题探讨”。本部分对谒、刺的源流作了简要概述。并通过谒、刺二者书写体例和内容的对比,结合文献所载,推断“刺”作为一种文书形式其来源或与古代“上书进谏(刺)”一事有关。而其从文书形式转变为后世所谓“名刺”,其参照物应当是当时的请见类谒(谒之一种)。结语。总结归纳了上述所有内容和遗留问题。
【关键词】:汉晋 谒剌 类型 用途 源流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87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3
  • 一、研究价值及意义7
  • 二、谒、刺研究的现状7-12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12-13
  • 第一章 出土谒、刺的类型分析13-30
  • 第一节 谒、刺的出土概况13-18
  • 第二节 谒、刺的类型学分析18-30
  • 一、谒19-27
  • 二、刺27-30
  • 第二章 各类型谒、刺的用途考证30-49
  • 第一节 谒的使用情况的考察30-42
  • 一、出土谒的性质的判定及相关问题探讨30-37
  • 二、谒的使用情况37-42
  • 第二节 刺的使用情况的考察42-49
  • 一、刺的性质判断43-45
  • 二、刺的使用情况45-49
  • 第三章 谒、刺源流及相关问题探讨49-56
  • 第一节 谒、刺源流简述49-52
  • 第二节 谒、刺的区别与联系及“名刺”的起源看法52-54
  • 第三节 以出土谒刺材料对《史记》标点勘误一则54-56
  • 结语56-57
  • 参考文献57-64
  • 致谢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尤成民;;汉晋时期河西大姓的特点和历史作用[J];兰州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2 孔毅;;论汉晋时期的“厚禄养廉”思想[J];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3 陈菁;;汉晋时期河西走廊砖墓穹顶技术初探[J];敦煌研究;2006年03期

4 张炳才;;汉晋时期云南货币初探[J];中国钱币;1988年01期

5 韩国河;;试论汉晋时期合葬礼俗的渊源及发展[J];考古;1999年10期

6 卜祥伟;;汉晋时期沂水流域农业经济探析[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官德祥;汉晋时期西南地区渔业活动探讨[J];中国农史;1997年03期

8 何颖;;试析汉晋时期朱书陶文的镇墓功能[J];文博;2013年03期

9 陈芳;;浅析汉晋时期汉文化对南中地区的影响[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陈天俊;从出土文物看汉晋时期“南中”的社会经济[J];四川文物;198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炳才;;汉晋时期云南货币初探[A];六朝货币与铸钱工艺研究[C];2003年

2 薛瑞泽;;论汉晋时期杨震家族的文化传统[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特约记者 唐晓波;发现少量汉晋时期文物[N];阿勒泰日报(汉);2011年

2 陈青;宁波再现四座汉晋时期古墓[N];宁波日报;2008年

3 阿迪力·阿布力孜;汉晋西域男装 简约却不简单[N];新疆日报(汉);2010年

4 陆韧 云大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汉晋时期的中越水陆通道[N];云南政协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敬雷;青海省西宁市陶家寨汉晋时期墓地人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沈s

本文编号:10335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0335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4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