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遗址空间分布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5 10:16
本文关键词:渤海国遗址空间分布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渤海国遗址 空间分布 GIS 延边地区 牡丹江地区
【摘要】:本文以渤海国遗址为研究对象,以延边州和牡丹江市为研究范围,通过历史文献整理和实地考察,共收集到339个延边州和牡丹江市渤海国遗址,并将其分为聚落址、平原城址、山城址、寺庙址、墓葬址、建筑址和其他类型等七类,运用了空间分析法对渤海国七个不同类型的遗址从高程、坡度、水文、土地利用类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遗址在延边州与牡丹江市的分布状况从以上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最后运用了可视域分析法、密度分析法和距离分析法对各类型遗址进行了相互关系研究。 在遗址空间分布方面得出的结论如下:(1)在高程方面:200-400米为渤海国最佳居住高程,分布有111个居民点,占两地区全部居民点的57.5%.。从总体上来看,渤海国遗址最佳分布高程延边州较牡丹江市高出100米左右。(2)在坡度方面:渤海国遗址在延边州与牡丹江市的遗址多分布在9。以下,0-3。为渤海国居民主要活动坡度范围,各类型遗址分布的平均坡度为4.2。。牡丹江市遗址在0-3。的坡度内遗址所占比例较延边州多。(3)在坡向方面:平地所占遗址数量最大,在南、西南、东南方向上分布也较为集中,有162个,占全部遗址的47.8%。渤海国遗址在延边州与牡丹江市的坡向分布规律也是一致性的,都倾向于平地、南坡、西南坡、东南坡。(4)在水文上:各类型遗址距离河流的平均距离是326.1米。延边州渤海国遗址分布最多的缓冲区为200-400米,牡丹江市是0-200米。(5)在土地利用方面:农业用地成为主要渤海国遗址分布类型。但在延边州农业用地中的渤海国遗址所占比例要远远大于牡丹江市。 在各类型遗址相互关系的研究方面得出的结论如下:(1)在可视域方面:渤海国山城在宁安市南部,敦化市,和龙市,延吉市,珲春市,东宁县等地可视域范围相对集中。延边州的山城址可视域与周长关系相关性不大,而牡丹江市山城址可视域与周长相关性明显。(2)渤海国平原城址与聚落址位置关系方面:牡丹江市的上京、延边州的中京及东京地区的聚落址大多分布于平原城址密集的地区,而其他地区的聚落址大多沿河谷分布(3)渤海国墓葬址与主要渤海国居民点的关系方面:墓葬址多位于居民点0-2千米缓冲区范围内,尤其在0-1千米内最多,并随着距离的增加数量显著减少。延边州墓葬址在0-1千米范围内最多,牡丹江市墓葬址在0-2千米范围内最多。4)在寺庙址与平原城址关系方面:牡丹江市寺庙址聚集性较强,主要分布在上京龙泉府之内,在延边州内,寺庙址较为均匀的分布在8个平原城址范围内。
【关键词】:渤海国遗址 空间分布 GIS 延边地区 牡丹江地区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878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绪论12-19
- 1.1 研究背景12-13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3
- 1.3 研究进展13-16
- 1.3.1 渤海国研究进展13-14
- 1.3.2 GIS技术在遗址空间分布上的应用研究14-16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16-17
- 1.4.1 研究内容16-17
- 1.4.2 研究方法17
- 1.5 技术路线17-19
- 第二章 渤海国及研究区概况19-28
- 2.1 渤海国概况19-23
- 2.1.1 自然环境概况19-20
- 2.1.2 经济概况20
- 2.1.3 文化概况20-21
- 2.1.4 行政区划概况21-23
- 2.2 研究区概况23-25
- 2.2.1 研究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23-25
- 2.2.2 研究区人文地理环境概况25
- 2.3 渤海国遗址空间分布概况25-28
- 第三章 地理因素对渤海国遗址类型空间分布影响对比分析28-44
- 3.1 延边州与牡丹江市渤海国遗址分布现状28-30
- 3.1.1 数据来源及处理28
- 3.1.2 延边地区与牡丹江地区渤海国遗址分布对比28-30
- 3.2 渤海国遗址空间分布分析30-44
- 3.2.1 高程分析30-33
- 3.2.2 坡度分析33-35
- 3.2.3 坡向分析35-37
- 3.2.4 水文分析37-40
- 3.2.5 土地利用类型分析40-44
- 第四章 渤海国遗址类型空间分布关系对比研究44-53
- 4.1 军事防御山城址可视域空间分布研究44-47
- 4.2 平原城址与聚落址空间分布关系研究47-49
- 4.3 墓葬址与主要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关系研究49-50
- 4.4 寺庙址与平原城址的空间分布关系研究50-53
- 第五章 总结53-56
- 5.1 结论53-55
- 5.2 展望55-56
- 参考文献56-58
- 致谢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良;唐朝对渤海的经营与管辖[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3年04期
2 孙玉良;渤海史料概论——《渤海史料类编》前言[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4年01期
3 夏慧君;许五弟;任云英;;基于GIS的榆林市历史文化遗址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10年01期
4 赵欣;;日本对渤海国的认知与研究[J];东北史地;2010年05期
5 毕硕本;闾国年;陈济民;;基于空间分析的史前郑洛地区连续文化聚落研究[J];地理科学;2008年05期
6 王禹浪;孙慧;;俄罗斯滨海地区及黑龙江流域的渤海古城遗迹[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张海;Arc View地理信息系统在中原地区聚落考古研究中的应用[J];华夏考古;2004年01期
8 齐乌云,周成虎,王榕勋;地理信息系统在考古研究中的应用类型[J];华夏考古;2005年02期
9 刘建国;;陕西周原七星河流域考古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分析[J];考古;2006年03期
10 金毓黻;;关于“渤海贞惠公主墓碑研究”的补充[J];考古学报;1956年02期
,本文编号:10365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036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