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两件战国时期乳钉纹管形器的化学成分和显微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6 01:28

  本文关键词:两件战国时期乳钉纹管形器的化学成分和显微结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乳钉纹管形器 战国时期 费昂斯到玻璃的过渡制品


【摘要】:本文使用偏光显微镜、X射线荧光分析仪(XRF)分析了两件战国时期的乳钉纹管形器MB11和MB26,两件器物均含有玻璃相和肉眼可见的石英颗粒。XRF分析结果显示,MB11和MB26器表化合物的成分相同且含量接近。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X)、拉曼光谱仪等确定MB11为费昂斯和玻璃制品的过渡制品,石英砂颗粒粒度4~500μm之间者占97%,500~2000μm者仅占3%。SEM-EDX分析表明MB11蓝色玻璃体为Na_2O-CaO-SiO_2,同时含有少量的助熔剂PbO和BaO。一般认为,Na_2O-CaO-SiO_2是西方古玻璃的主要化学成分,而PbO-BaO-SiO_2是我国独创的古代玻璃体系。此次在Na_2O-CaO-SiO_2玻璃中发现有少量的PbO和BaO,可视为我国古代玻璃使用助熔剂的过渡转变之一例。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关键词】乳钉纹管形器 战国时期 费昂斯到玻璃的过渡制品
【分类号】:K876.5
【正文快照】: 我国古代玻璃史的研究方法有两类:其一是玻璃分成五个时期:(1)从春秋到战国前期:传统考古学研究方法,如杨伯达[1]从历史文献K2O-Ca O-SiO 2系统,其中K2O/Na2O1;和考古实物出发,论述了西周至南北朝时期玻璃(2)从战国到东汉:Ba O-Pb O-SiO 2系统和的器型和成分变化,指出仿玉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妍利;;斜方格乳钉纹簋类型及其相关问题[J];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03期

2 王平;;定格时代的记忆——龙山文化橙黄陶乳钉纹,

本文编号:10398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0398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f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