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东大杖子墓地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4 20:23

  本文关键词:东大杖子墓地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东大杖子墓地 燕文化 分期和年代 研究


【摘要】:东大杖子墓地以其地处东北、既具有土著文化因素又有浓郁的燕文化色彩而备受学术界关注,2011年被评为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截止目前,东大杖子墓地共发掘墓葬47座,其中M40与M47出土遗物以典型的燕式仿铜陶礼器为主,与其他墓葬文化内涵有明显区别,未划定在本文研究范围之内。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东大杖子墓地的年代和布局,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首先交待了选题背景及意义,概略介绍了墓地的基本情况、研究现状,以及写作思路和方法;第一章墓葬结构分类:首先将已发掘墓葬依据其墓内填充物的不同分为填土墓和填石墓两类,而后分别就墓葬规格、葬具、殉牲、随葬品等诸多方面比较两类墓葬的异同,得出了不同习俗的墓葬可能分属于不同人群的认识;第二章遗物形制演变:既是对墓葬出土遗物的全面归纳整理,又是对资料的系统介绍。通过文字描述、图表等形式充分展现了各类陶器、青铜器等遗物的形态差异及其演化环节;第三章相关问题讨论:首先,在对典型器物分类、排序的基础上,依据典型遗物组合的相似程度构建典型墓葬分组序列,而后通过合并将墓地分为早晚两期;其次,借助典型器物、典型墓葬在的墓地中的空间分布,初步推测墓地的形成过程,将整个墓地分为4区;最后依据以往相关研究成果,通过系统对比判定两期的年代分别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战国中晚期。结语:分为三部分,首先对文中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继而归纳相关认识,说明主要研究成果及依据,最后指出本文的不足及努力方向。
【关键词】:东大杖子墓地 燕文化 分期和年代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878.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4
  •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10-11
  • 0.2 研究现状与创新11-12
  • 0.3 写作思路和方法12-14
  • 1 墓葬结构分类14-19
  • 1.1 甲类 填土墓14-16
  • 1.1.1 数量及分布15
  • 1.1.2 墓向15
  • 1.1.3 规格及结构15
  • 1.1.4 随葬品及殉牲15-16
  • 1.2 乙类 填石墓16-17
  • 1.2.1 数量及分布17
  • 1.2.2 墓向17
  • 1.2.3 规格及结构17
  • 1.2.4 随葬品及殉牲17
  • 1.3 小结17-19
  • 2 遗物形制演变19-48
  • 2.1 陶器19-25
  • 2.1.1 壶19-21
  • 2.1.2 罐21-22
  • 2.1.3 豆22-24
  • 2.1.4 盂24
  • 2.1.5 盆24
  • 2.1.6 尊24-25
  • 2.1.7 盖鼎25
  • 2.1.8 釜25
  • 2.2 青铜器25-47
  • 2.2.1 容器26-32
  • 2.2.2 兵器32-42
  • 2.2.3 车马器42-44
  • 2.2.4 工具44-45
  • 2.2.5 饰件45-47
  • 2.3 其他47-48
  • 3 相关问题讨论48-60
  • 3.1 墓地分期48-52
  • 3.1.1 选取典型器类48-49
  • 3.1.2 构建典型墓葬分组序列49-50
  • 3.1.3 墓地分期50-52
  • 3.2 分期视角下的墓地布局52-55
  • 3.3 墓地年代推断55-60
  • 3.3.1 第一期墓葬年代55-58
  • 3.3.2 第二期墓葬年代58-60
  • 结语60-62
  • 一、主要成果60
  • 二、相关认识60
  • 三、不足之处60-62
  • 参考文献62-65
  • 附录65-68
  • 致谢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t熻,

本文编号:10903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0903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0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