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人子沟遗址出土石磨盘和石磨棒的初步科技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疆石人子沟遗址出土石磨盘和石磨棒的初步科技研究
【摘要】:新疆巴里坤石人子沟遗址是新疆东天山地区新发现的一处大型游牧文化的聚落遗址,该遗址在研究古代游牧聚落考古中有着重大意义。遗址中出土了较多遗物,其中以石磨盘和石磨棒居多。 本文运用科技方法,对该遗址出土的石磨盘和石磨棒,作了岩性分析、淀粉粒残留物分析和微痕分析及其使用过程的模拟实验,据此,对两种石器的功能与用途作了推断,对石人子沟先民的经济形式及生活方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本文分析认为,石人子沟遗址出土的石磨盘和石磨棒,是用于加工粮食的工具,加工对象主要为大麦。遗址内出土石器种类的多样性,反映了当时经济形态的多样化,其经济形态以畜牧经济为主,农业和狩猎经济为辅,而大麦在农作物中占据主要地位。石器岩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就近选取原料制作石器是当时人们的首选方式,而较之其它石器种类,石磨盘和石磨棒的选材相对较为精细。马鞍形磨盘是因搓磨谷物所造成,而这种形式的磨盘和磨棒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与中原地区的不同,显示了地区文化的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87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禹阶;;微痕考古与历史文化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杨晓燕,吕厚远,刘东生,韩家懋;粟、黍和狗尾草的淀粉粒形态比较及其在植物考古研究中的潜在意义[J];第四纪研究;2005年02期
3 钱益汇;方辉;于海广;沈辰;;大辛庄商代石器原料来源和开发战略分析[J];第四纪研究;2006年04期
4 王承海;东康遗址石器质料及相关问题的初步探索[J];北方文物;1994年04期
5 杨晓燕;郁金城;吕厚远;崔天兴;郭京宁;刁现民;孔昭宸;刘长江;葛全胜;;北京平谷上宅遗址磨盘磨棒功能分析:来自植物淀粉粒的证据[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9年09期
6 李明启;杨晓燕;王辉;王强;贾鑫;葛全胜;;甘肃临潭陈旗磨沟遗址人牙结石中淀粉粒反映的古人类植物性食物[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0年04期
7 崔天兴;杨琴;郁金城;周双林;赵朝洪;;北京平谷上宅遗址骨柄石刃刀的微痕分析:来自环境扫描电镜观察的证据[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0年06期
8 沈辰;陈淳;;微痕研究(低倍法)的探索与实践——兼谈小长梁遗址石制品的微痕观察[J];考古;2001年07期
9 王建新;席琳;;东天山地区早期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J];考古;2009年01期
10 陶大卫;杨益民;黄卫东;吴妍;吴耀利;王昌燧;;雕龙碑遗址出土器物残留淀粉粒分析[J];考古;2009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葛威;淀粉粒分析在考古学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永辉;裴李岗文化植物类食物加工工具表面淀粉粒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张凤;新疆东黑沟遗址石筑高台、居址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3 任萌;从黑沟梁墓地、东黑沟遗址看西汉前期东天山地区匈奴文化[D];西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522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152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