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由清华简《系年》论两周之际的历史变迁

发布时间:2017-11-08 00:22

  本文关键词:由清华简《系年》论两周之际的历史变迁


  更多相关文章: 清华简《系年》 两周之际 历史变迁


【摘要】:两周之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大的转捩点,它不仅是西周与东周的分界点,而且标志着周王室从此失去了对诸侯的统治,开启了"政由方伯"的时代。由于传世文献记载的简略与芜杂,导致对这一段重要的历史知之甚微。值得庆幸的是,近年公布的清华简《系年》中对两周之际的历史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对重新认识这段史事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研读《系年》,可以对西周灭亡的原因,周平王东迁的年代以及所谓的"二王并立"等历史事件,得出一些新认识。另外,将清华简《系年》与传世文献对比,可以发现后者对两周之际的史事的记载基本上是言之有据的,但其中的一些细节显然有失实之处,而《系年》正可补正其阙。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K877.5;K224
【正文快照】: 中国历史上的周代分为西周与东周,西周的灭亡标志着其统治的结束,周平王东迁则标志着东周的开始,本文所谓的“两周之际”具体是指西周的灭亡与周平王东迁这一交替的历史阶段。两周之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大的转捩点,它不仅是西周与东周的分界点,而且标志着周王室从此失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郑慧生;关于中国的王位纪年[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2 宋新潮;骊山之役及平王东迁历史考述[J];人文杂志;1989年04期

3 王玉哲;周平王东迁乃避秦非避犬戎说[J];天津社会科学;1986年03期

4 王红亮;;清华简《系年》中周平王东迁的相关年代考[J];史学史研究;2012年04期

5 崔庆明;南阳市北郊出土一批申国青铜器[J];中原文物;1984年04期

6 李学勤;;由清华简《系年》论《文侯之命》[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2 陆建华;;墨子之礼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王谋寅;;对中国成文法起源问题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程宏亮;;论韩驹诗学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倪晋波;最后的瞻望——《左传》人物濒亡心理描写初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杨柳;;先秦道家思想中的“大”美[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张劲秋;;《世说新语》及刘注限定范围副词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董志翘;;汉语史的分期与20世纪前的中古汉语词汇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陈丕武;;论王僧孺的丽逸诗风[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朱智武;;中国古代墓志起源新论——兼评诸种旧说[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怀锋;陈磊;;《管子》政令体现“生态”治国理念[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张连伟;;《国语·齐语》与《管子·小匡》辨析[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3 李晨阳;;中国与希腊古典哲学中的和谐理想(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爱智和宏道:人文奥运的哲学基础”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4 虞万里;;商周称谓与中国古代避讳起源[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5 查清兰;;《左传》外交辞令的委婉特色[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勃;;寒食节起源研究[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7 邵炳军;赖旭辉;;“雎鸠”意象考论——《诗·周南》意象群及其意象经营艺术研究之一[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8 廖名春;;《左传》、《国语》易筮言“八”解[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9 吴锐;;《春秋》三传之“诸夏”与后世“汉族”的断裂[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10 谭家健;;《左传》美学思想札记[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别道玉;《国语》与先秦文化精神[D];南开大学;2010年

7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8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9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岳亚莉;豫北地区战国墓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杨迎春;观念、制度与春秋邦交模式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李华宇;先秦两汉天下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董云香;先秦节庆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思齐;《新序》《说苑》小说价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师璐露;《国语》语言艺术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铭;先秦儒道游观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雷生;平王东迁年代新探──周平王东迁公元前747年说[J];人文杂志;1997年03期

2 李学勤;;由清华简《系年》论《纪年》的体例[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王玉哲;周平王东迁乃避秦非避犬戎说[J];天津社会科学;1986年03期

4 李学勤;;清华简《系年》及有关古史问题[J];文物;2011年03期

5 李[x勤;;膳夫山鼎,

本文编号:11547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1547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c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