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汉墓出土禽兽纹带镜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4 23:01

  本文关键词:汉墓出土禽兽纹带镜初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禽兽纹带镜 类型研究 区域特征 精神信仰


【摘要】:铜镜是汉墓中出土的一类重要物质文化遗存,禽兽纹带镜又是铜镜中别具特色的一类。本文旨在通过对禽兽纹带镜的类型学研究,弄清其时代特点和区域特征,从而使其作为汉墓断代标尺的作用更为准确;此外,通过对禽兽纹带镜镜背纹饰象征意义的分析,以了解其所反映的社会思想。论文共分四个部分对禽兽纹带镜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介绍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并且也简单介绍了目前我国汉墓中禽兽纹带镜的出土情况以及学术界对禽兽纹带镜的研究状况。 第二部分通过对汉墓出土的143面禽兽纹带镜进行排列和对比,并结合墓葬形制、与之伴出的铜器组合、铜钱以及自身铭文的特征等对其出现的时间和流行年代进行了推断。 第三部分主要对禽兽纹带镜进行了区域性研究。通过对各地区禽兽纹带镜的系统梳理,总结出了各地区流行禽兽纹带镜的种类和特点,并结合各个地区的政治地位、经济发展水平、流行的社会思想等分析了禽兽纹带镜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特征的原因。 第四部分对禽兽纹带镜在西汉晚期出现,并流行至东汉时期的原因进行了探析。并初步得出如下结论:由于西汉晚期谶纬思想、阴阳五行思想和神仙思想的盛行造成了人们对具有长生不死、羽化成仙、富贵吉祥等象征意义的神兽瑞禽的追捧,从而使得四神、瑞乌、羽人图案在铜镜上大量出现以致以这些图案为主题纹饰的禽兽纹带镜出现。另外,该部分还对禽兽纹带镜镜背纹饰的象征意义以及纹饰布局方法的指导思想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结语部分通过对文章的总结概括,进一步阐述了文章的主要观点:禽兽纹带镜的出现和流行主要与西汉晚期至东汉时期谶纬神学、阴阳五行、神仙思想、北斗信仰等各种社会思想的流行密切相关。禽兽纹带镜是汉代人的神仙观念以及祈求子孙繁茂、吉祥富贵等思想集中体现。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87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黎明;;汉代的北斗信仰考[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韩湖初;论我国古代的“北斗崇拜”和太阳神崇拜[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3 庞颖;中国铜镜纹饰研究[J];甘肃农业;2005年05期

4 魏妍妍;朱s,

本文编号:11873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1873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4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