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史前火葬墓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8 13:29
本文关键词:东北地区史前火葬墓研究
【摘要】:本文将东北地区火葬墓以有无桦树皮为依据,分为A、B两区。A区起止时间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春秋中、晚期;B区起止时间为距今5000年左右至战国末期。A区火葬墓的三个阶段具体时间范围,早期阶段为新石器时代晚期;中期阶段为夏至春秋中、晚期;晚期阶段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B区火葬墓的四个阶段具体时间范围,早期阶段为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期阶段为春秋时期;晚期阶段为战国早期;延续阶段为战国中、晚期。A、B两区均盛行石质葬具。A区葬式变化最为明显,从庙后山B洞一直持续到马城子青铜时代早段结束为止,均为单人葬;自马城子青铜时代晚段出现合葬,到岗上、楼上墓地开始发现大批丛葬。葬式变化所见社会制度从氏族到家庭及以后的逐步成熟。A、B两区分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发展道路:A区火葬墓由地表以上,,逐渐发展到完全处于地表以下;B区则是由完全处于地表以下,逐渐发展到半地下半地上。A区火葬自成体系,独立起源。B区火葬起源应到早于B区出现火葬的仰韶文化中寻找。本文界定的东北地区时空范围与东北古民族秽貊大致相符,故东北地区火葬应属秽貊一族。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878.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宾福;;马城子文化新论——辽东北部地区夏商时期遗存的整合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07年00期
2 武保中;吉林公主岭猴石古墓[J];北方文物;1989年04期
3 木易;东北先秦火葬习俗试析[J];北方文物;1991年01期
4 刘景文;吉林省青铜文化概述[J];北方文物;1997年03期
5 吴世恩;关于双房文化的两个问题[J];北方文物;2004年02期
6 范恩实;;辽东石棚渊源研究[J];北方文物;2010年01期
7 丁珊;;保山市火葬习俗初探[J];保山师专学报;2008年04期
8 许周鹣;古代江南的火葬习俗[J];东南文化;1989年02期
9 陈晓华;南方新石器时代小坑墓初探[J];湖南考古辑刊;1999年00期
10 张翠敏;;大嘴子第三期文化聚落遗址研究[J];华夏考古;2006年03期
本文编号:1199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199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