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公器看秦人早期的历史文化
本文关键词:从秦公器看秦人早期的历史文化
更多相关文章: 秦人 青铜器 不其簋 秦公簋 秦公壶 历史文化
【摘要】:不其簋、秦公簋和秦公壶是研究秦人早期历史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为了探索秦人早期历史的发展脉络,文章利用这三件秦公器实物资料,从考古学的角度,分析秦庄公、秦襄公、秦文公的主要历史功绩以及秦人早期的历史文化。由秦公器可以看出,早期秦人偏处西北的陇右地区,在与周人密切交往的过程中,秦人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早期秦人的青铜器表现出对周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注意发展创新属于自己的文化特点。
【作者单位】: 西安财经学院期刊管理中心;
【分类号】:K877.3
【正文快照】: 关于秦人早期的历史文化,史书记载比较简略。20世纪80年代,秦文化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特别是21世纪以来,随着大量有关秦人早期考古资料的发现,早期秦文化的研究出现了新高潮。西周晚期和春秋早期有关秦人的青铜器被发现的不多,而带有铭文的青铜器就更少了。秦庄公时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顾颉刚;;从古籍中探索我国的西部民族——羌族[J];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01期
2 梁中效;;秦关中祭祀文化体系述论[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3 李学勤;;秦国文物的新认识[J];文物;1980年09期
4 葛海洋;魏慎玉;;不其簋略考[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慈平;;浅谈羌人在早期中西交往中的媒介作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2 贾海生;论不其簋铭中的伯氏即南仲[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3 王次梅;《史记》传记人物悲剧论略[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4 朱君孝;朱思红;;炎帝后裔与周族兴衰[J];西秦纵横;1994年01期
5 蔡敏;;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活动[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6 倪晋波;;1923年以来的“石鼓文”研究述要[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魏晓姝;;李新存词考评[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2期
8 王田;;抗战时期羌族地区的人类学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董鸿闻;周建勋;张应虎;梅兴铨;刘起鹤;;汉代测绘科技拾人物[J];测绘科技通讯;1996年02期
10 朱佳宁;;史进侠义之道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玲;赵京生;;《内经》针灸概念术语的文化诠释[A];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田百慧;;论管子思想对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价值[A];2014第九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4年
3 张瀚池;;试论《管子》的山林资源管理思想[A];2014第九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4年
4 周海;;管子治国理念中的实用主义特征[A];2014第九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4年
5 王斐;;民主与法制——《管子》舆论思想评述[A];2014第九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4年
6 高旭;;####论《淮南子》的管子观[A];2014第九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4年
7 姜建红;;《汉语大词典》因假借误释词条举凡[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孙尊章;徐凌;;《论语》在宋前果真不受重视吗?——与刘绪义先生商榷[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姚伟钧;;长江流域节庆饮食习俗的起源与传承[A];饮食文化研究(2007年第1期)[C];2007年
10 焦振廉;;论出土秦汉医书与早期文献整理[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十四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赫;论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人才引进[D];吉林大学;2011年
2 常倩;商周至魏晋南北朝羌人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祁文寿;卓仓藏族社会历史文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夏利N,
本文编号:1205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205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