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山东沂沭河流域新石器时期古文化与环境关系

发布时间:2017-11-20 22:28

  本文关键词:山东沂沭河流域新石器时期古文化与环境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山东省 沂沭河流域 新石器遗址 环境参数 古气候变化


【摘要】:山东作为海岱文明区的主体部分,具有较完整、连续发展的新石器时期文化序列。山东沂沭河流域是新石器时期遗址点分布最具有典型的流域之一,是研究古文化遗址与环境之前关系的重点区域之一。本文以山东沂沭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GIS空间分析、Kolmogorov-Smirnov统计检测和权重叠加方法,分析了流域内新石器时期考古遗址点的空间分布与流域环境关系,结合古环境的变化探索对新石器时期遗址点的分布影响。研究结果如下: (1)山东沂沭河流域文明是由海岱文明传播并发展来的,形成了大汶口文化晚期文明阶段—龙山文明—岳石文明的文化序列。大汶口文化与龙山文化之间明显的继承关系,龙山文化时期农业发展水平、手工艺制作水平等表现了明显的进步特征,岳石文化时期多方面表现出明显的衰退现象。 (2)山东沂沭河流域新石器文化遗址点分布受高程、坡度、河流影响较显著,而坡向对其影响较小。新石器时期遗址点主要分布在高程50-200m之间,分别占总遗址数量的91.09%、88.5%、88.57%;坡度低于2.5°,分别占占遗址数量的78.22%、84.6%、82.56%;距水系水平距离小于1000m的范围内,分别占总遗址数量的88.12%、86.38%、91.43%。 (3)大汶口文化时期遗址分布高概率区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前冲积平原上,海拔相对较低低的中部河流冲积平原地区遗址点较少为低概率区,南部低海拔地区几乎无遗址分布。龙山文化时期遗址分布区域较大汶口文化时期扩大,高概率区由原来的山前冲积平原地带扩展到流域中部河流两侧的冲积平原地带,中概率区主要是在流域南部地势较低地区和低概率区在北部山区,并验证山东沂沭河流域的概率图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岳石文化时期遗址点数量较少,未能准确的反映山遗址概率分布,遗址点分布的海拔增高。环境变化对不同文化期遗址点分布变化的影响不可忽视。 (4)全新世以来山东地区的气候波动剧烈,温暖气候与干冷气候交替出现。气候变化不仅影响山东沂沭河流域新石器时期遗址点的分布,还制约着当时社会发展。 大汶口文化时期气候湿润,适合人类的生产发展,生产力得到很大的提高;龙山文化时期气候稍干旱地上水位降低,但变化幅度并未影响社会的发展。岳石文化时期持续降温事件,随之而来的较大的洪水灾害,人类迫使离开自己的家园并向高海地区迁移,促使人地关系日益严重,导致了文化的衰落。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871.13;P53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萃华;;山东省四种主要农作物的产量预测分析及增产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2 许清海,肖举乐,中村俊夫,阳小兰,郑振华,梁文栋,李月丛,井内美郎;全新世以来岱海盆地植被演替和气候变化的孢粉学证据[J];冰川冻土;2004年01期

3 崔建新;周尚哲;常宏;;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进展[J];冰川冻土;2005年06期

4 魏思艳;;清代前期山东沂沭河流域水灾初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何德亮;山东新石器时代环境考古学研究[J];东方博物;2004年02期

6 倪金生;;山东沭河上游流域考古遗址预测模型[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4期

7 陈栋栋;彭淑贞;张伟;韩军青;丁敏;;山东全新世典型气候事件的区域响应及其对海岱文明发展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7期

8 翁齐浩;珠江三角洲全新世环境变化与文化起源及传播的关系[J];地理科学;1994年01期

9 庞奖励,黄春长;关中地区新石器文化发展与环境演变耦合关系研究[J];地理科学;2003年04期

10 夏正楷,邓辉,武弘麟;内蒙西拉木伦河流域考古文化演变的地貌背景分析[J];地理学报;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周昆叔;[N];中国文物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强;月庄遗址后李文化石制品的初步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087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2087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f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