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上海广富林遗址史前植物遗存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06 09:11

  本文关键词:上海广富林遗址史前植物遗存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广富林遗址 史前时期 植物遗存 生业经济


【摘要】:广富林遗址是环太湖地区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2012年山东大学发掘区部分发现的史前遗存从良渚文化时期一直持续到广富林文化时期。本文主要采用植物考古学的方法,在广富林遗址开展了系统的采样浮选工作,获得了包括炭屑、种子和果实在内的丰富的植物遗存。通过对这些植物遗存的鉴定和量化统计分析,我们对广富林聚落稻作农业、野生植物利用方式以及生业经济等问题都有了初步的认识。 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简要介绍植物考古学以及环太湖地区自马家浜文化时期到广富林文化时期生业经济研究的概况。 第二部分:研究区自然环境与考古学文化概况。简要介绍研究区的现代环境及古环境、遗址概况、考古学文化背景等。 第三部分:样品的采集、鉴定与统计。分别介绍采样与浮选、实验室鉴定、数据的统计分析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四部分:浮选结果与分析。具体介绍遗址发现的炭屑、种子和果实等植物遗存,其中种子和果实根据植物生态习性和用途分为谷物类、杂草类、果实类三类。谷物类以水稻为大宗,多为驯化的籼稻;杂草类种类繁多,数量丰富;果实类以甜瓜、葫芦、菱角、芡实为主,其中甜瓜和葫芦应属栽培种。 第五部分:广富林遗址史前生业经济讨论。首先,从水稻与杂草的比例、小穗轴等方面对当时的水稻加工方式、加工区域、水稻利用率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其次,从杂草类、果实类遗存的利用方式角度探讨了当时的园圃农业及采集经济的状况;最后,根据植物组合、生产工具等对广富林遗址各个时期的生业经济状况及历时性变化进行了总结。 第六部分:结语。总结了植物考古学研究在广富林聚落史前生业经济、稻作农业、野生植物利用方式等方面所获得的初步成果,并提出本文研究的不足和仍需解决的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Q914;K8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金龙;张铁军;;澄湖遗址发现崧泽时期水稻田[J];中国文化遗产;2004年01期

2 萧家仪;江苏吴江县龙南遗址孢粉组合与先民生活环境的初步研究[J];东南文化;1990年05期

3 张全超;汪洋;翟杨;;上海松江区广富林遗址良渚时期人骨微量元素的初步研究[J];东南文化;2010年01期

4 王奇志;良渚文化经济形态与社会形态试说[J];东南文化;1998年02期

5 谷建祥,邹厚本,李民昌,汤陵华,丁金龙,,姚勤德;对草鞋山遗址马家浜文化时期稻作农业的初步认识[J];东南文化;1998年03期

6 ;吴江梅堰龙南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第三、四次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1999年03期

7 陈淳,郑建明;稻作起源的考古学探索[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俞为洁;;杭州湾地区新石器时代农业概述[J];古今农业;1993年01期

9 张玉兰,姜立征,王开发,张敏斌,华棣;从孢粉分析看上海地区更新世时期古植被、古环境演变[J];海洋通报;2001年06期

10 赵志军;方燕明;;登封王城岗遗址浮选结果及分析[J];华夏考古;2007年02期



本文编号:12580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2580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5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