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咸丰时期铸钱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0 01:14
本文关键词:清代咸丰时期铸钱问题研究
【摘要】:钱币是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价值贮藏、货币流通等重要作用。清朝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其经济生产、社会生活以及货币制度都处于封建社会崩溃的边缘与新时代的开端。清代钱币数量之多、版别之复杂,远超历朝历代,而清代咸丰时期铸钱种类之繁杂,位列整个清朝之首。此外,咸丰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继王莽实行宝货制之后,又一币制混乱时期,因此,对咸丰铸钱的研究最能反映当时的币制特点。 首先,本文分析了咸丰时期铸造大钱以及铁钱、铅钱的社会背景。证实了咸丰时期铸钱改制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是缓解财政危机的手段之一;同时,也是为了在军费支出、银钱价比失衡、税收减少以及滇铜不至的前提下,通过非常规货币手段来维系统治。 其次,本文研究了咸丰钱币铸造方法及不同钱币的性质特点。通过对咸丰钱的铸造工艺分析,对咸丰时期母钱翻砂法与咸丰钱铸造工具(雕母、母钱)的特点和用途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解释,证明了清代母钱翻砂法中对雕母的要求。详细的阐述了母钱的具体特征,以及不同用途样钱的特征分析。 再次,本文重点阐述了咸丰时期各局铸钱情况及各局典型铸钱。通过大量查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的《内阁题本》,完整还原了当时各个铸钱局的铸钱背景以及开铸、停铸情况,引用大量典型钱币实物图片加以详细描述,对不同铸局中工艺特殊、性质特殊等有代表性的钱进行了系统分析。 最终,本文通过研究咸丰时期铸钱改制的背景、铸钱改制的具体实施情况以及对于经济的影响三个方面,结合大量实物图片、历史文献及文字表述,阐述了清朝咸丰钱币的特点,及其与当时政治、经济间的相互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87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新余;道光年间的银荒与币制危机[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王德泰;;论鸦片战争前的“钱贱”及其社会影响[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3 王德泰;乾隆初滇省代京铸钱失败原因浅析[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年03期
4 孙仲汇;;咸丰钱拾零[J];安徽钱币;1995年01期
5 王文良;;迪化宝迪局咸丰当八当十钱之特色[J];安徽钱币;2003年04期
6 肖以和;清代宝桂局铸钱版式新探[J];广西金融研究;1995年S1期
7 杨晓振;;晚清私铸与政治腐败[J];怀化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邓云乡;;清代三百年物价述略[J];价格理论与实践;1982年04期
9 许可;戴建兵;;清乾隆朝省局铜政略述[J];江苏钱币;2006年03期
10 陈新余;;咸丰朝币制变动与通货膨胀[J];江苏钱币;2007年03期
,本文编号:1272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272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