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扬州地区西汉墓葬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0 18:14

  本文关键词:扬州地区西汉墓葬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扬州地区 西汉墓葬 形制 随葬品 地域特征


【摘要】:近年来,扬州地区文物部门配合基建工程抢救性发掘了大量的西汉墓葬,其形制较为单一,随葬器物丰富,种类繁多,其中不乏精品。就品种而言,有漆木器、陶器、铜器、铁器、玉器、琉璃器、石器等。墓葬形制方面,整个西汉均流行土坑木椁墓及木棺墓,未发现象中原地区具有的砖室墓、洞室墓等。该区长方形竖穴土坑木椁墓相对较多,椁内空间变化较大,依椁内空间分布,可分为一椁带一厢室、一椁带二厢室、一椁带三厢室及一椁带四椁室,较为讲究的墓葬,在厢室间设有隔樯,有些墓葬还在隔樯上雕刻、镂空或拼装板画,甚至装饰彩绘图案,其主要内容:木门、直棂窗、楼阙、日月星辰、穿璧纹、旌旗、羽人升天、鸟兽及宴飨等,宛然一幅墓主人升仙图。该区棺椁材质多为楠木、桫木质,楠木发现较多。一些墓葬随葬漆面罩、空中枕等带有地域性特征器物,这与该区历史沿革及地理环境是相关联的。不仅如此,该区西汉墓葬与周边文化的关系亦较为密切,其中,受楚文化的影响较为强烈,这在形制及随葬品方面多有体现,表现在形制上:木椁(棺)墓带厢室、青膏泥封填棺椁等方面。在随葬品方面,尤以漆器受其影响最深,不论在器形、纹饰、工艺等方面均非常相似,几乎为楚漆器的翻版。其它在铜器、陶器、玉器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相对楚文化而言,其受吴越文化、北方中原文化及徐州一带汉墓文化影响较弱,这主要是由于吴越文化受到楚文化的强势压制,以及中原文化相对南方扬州地区较远等因素的缘故所致。 然迄今为止,对于该区发掘的大量西汉墓葬资料,已积压多年,仍未有相关学者进行整理、研究,从而揭示出该区西汉墓葬的地域特征及与周边文化的关系。为此,笔者试就该区发掘的大量墓葬资料及相关历史文献,从墓葬形制及随葬品特征角度,对西汉墓葬进行系统研究,以期揭示出该区西汉墓葬既有较强的地域特征,又受到周边文化不同影响的种种因素,从而反映出该区西汉的丧葬文化及地域文化。 通过本文分析,该区西汉墓葬具有较强的地域特征,且受其楚文化的影响极深,这与该区当时作为楚国一分子有关联,加之当时楚文化最为强盛,该区汉墓文化以楚文化为大宗亦就很自然的了。至于中原文化及吴越文化对其亦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这在随葬品方面亦有体现。 总之,该区西汉墓葬既带有当地特色,亦受到周边文化的影响。但其经过西汉的复杂融合、演变,在东汉最终成为汉文化的一分子,为汉文化的真正确立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由于该区汉墓文化的地域性生命力较强,仍与周边文化保持着不同的特色,从而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多重文化的结合体。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878.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成军;淮河流域汉代墓葬形制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2 ;安徽省天长县杨村汉墓[J];东南文化;1992年06期

3 周俊;扬州地区汉代木椁墓初探[J];东南文化;2004年05期

4 孙庆飞;刘勤;董亚祥;夏晶;曹骏;陈辉;王晓涛;郭菲;;仪征新集螃蟹地七号汉墓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2009年04期

5 高伟,高海燕;汉代漆面罩探源[J];东南文化;1997年04期

6 李则斌;江苏仪征盘古山发现汉墓[J];东南文化;1985年00期

7 李则斌;江苏邗江发现汉广陵国墓葬[J];东南文化;1992年Z1期

8 贾庆元;任一龙;王志;刘松林;田松亭;王红乾;张晓荣;李毛宁;王忠启;史少锋;毛炳钧;曹宽宁;周崇文;张伟;杨钰侠;;安徽泗县刘圩汴河故道遗址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2011年05期

9 张正明;楚墓与秦墓的文化比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屠思华;;江都凤凰河西汉木i枘沟那謇韀J];考古通讯;1956年01期



本文编号:12754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2754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e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