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鼎——青铜鼎的世系传承与公共纪念性意义
本文关键词:国家公祭鼎——青铜鼎的世系传承与公共纪念性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国家公祭鼎 青铜礼器 国家公祭日 世系传承 公共纪念
【摘要】:本文着眼于我国国家公祭日采用中国古代传统祭祀青铜礼器,通过比较其他国家二战纪念日的纪念性活动,从铸造、使用、收藏与展示等方面梳理青铜鼎的历史,并结合国家性公共活动的性质与特点,探讨公祭鼎作为国家公祭日活动的文化根源、政治背景以及其在当代社会的公共性意义。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基金】:2014年度“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 南京艺术学院校级项目资助(DGQYYMK14)
【分类号】:K876.4
【正文快照】: 2例如著名的北京的毛主席纪念堂与南京的中山陵。同样陈列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十字架”与“和平大钟”,它们的高度、重量等数字都直接象征着南京大屠杀事件。关于西方中世纪建筑蕴含的数字所具有的象征性含义可参见:理查德·克莱特海默尔:《中世纪建筑图像志导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卉;;国宝之旅:1935—1936年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及其上海预展[J];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11年01期
2 张姚俊;;1935年故宫国宝亮相上海[J];世纪;2006年02期
3 那志良;庄严;;遭国难与展国宝——1935年伦敦艺展亲历[J];紫禁城;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卉;;国宝之旅:1935—1936年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及其上海预展[J];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11年01期
2 汪少华;;《周礼正义》(春官)标点商榷[J];中文学术前沿;2011年02期
3 丁欣梓;;李斯文辞原论[J];名作欣赏;2014年05期
4 郭静云;;江南对虎神的崇拜来源——兼探虎方之地望[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5 李翊菲;;1935-1936年伦敦中国国际艺术展览会上的瓷器及其背后[J];美术学报;2014年05期
6 胡宸;;《山海经》对汉大赋自然环境描写的影响及原因——以《子虚》、《上林》赋为例[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7 刘丽;;清华简《保训》篇释读[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8 韩星;;先秦儒家道统意识与批判精神[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9 王齐洲;;小说家《宋玉子》试探[J];齐鲁学刊;2015年01期
10 杨博;;“安右矛”订补[J];文物春秋;201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郭淑敏;展示与销售[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2 智宇晖;三晋文化与唐代文学[D];南开大学;2013年
3 朱亮亮;展示与传播—民国美术展览会特性研究(1911-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4 崔海鹰;孔传《古文尚书》渊源与成书问题探论[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5 王纪东;儒学与社会政治的互动[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6 陈成吒;先秦老学考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赵炳清;楚国疆域变迁之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白玉婕;《战国策》说辞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杨丽霞;刘向《列女传》中女性形象及其材料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管永红;《国语》与《战国策》方言词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4 仝W毼,
本文编号:13071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30712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