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兹佛教与石窟研究的新收获
发布时间:2017-12-20 06:04
本文关键词:龟兹佛教与石窟研究的新收获 出处:《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丝路文化 龟兹佛教与石窟 历史地位与价值 新收获
【摘要】:近年龟兹石窟进入了历史学、考古学、宗教学、社会学、艺术学等全方位研究的阶段。佛教艺术与佛教义理的关系问题,是佛教艺术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赵朴初先生"佛像都是表法的,佛教教义的谛,就体现在佛教美术"的纲领性论述,促使石窟研究跨越了单纯艺术研究的藩篱。"龟兹石窟究竟表的是什么‘法’"就成为必须探求的命题。龟兹石窟研究只有以龟兹佛教研究为引领,才能走进最后真谛的大门。龟兹佛教与石窟的历史地位与价值该怎样评价,文本拟从"北传部派佛教的思想宝库""中国毗昙学的探视窗口""犍陀罗佛教与艺术的东方基地""龟兹古文字的破解"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如果有志之士能在龟兹佛教史研究中取得更多的成果,那将是对中国佛教史与世界佛教史研究有益的补缺、充实、丰富与完善。
【作者单位】: 新疆龟兹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新疆通史”基础工程项目“龟兹石窟与佛教历史”(CXJTSB09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948;K879.29
【正文快照】: 龟兹石窟探索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西方探险掠夺与学术开创阶段,研究内容侧重于壁画题材、艺术风格与年代分析;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龟兹石窟作普遍调查与历史考察,20世纪70年代佛教考古学兴起,龟兹石窟开始进入历史学、考古学、图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剑锋;;论早期中土毗昙学的兴起——以思想史为中心的考察[J];宗教学研究;2010年02期
2 霍旭初;;龟兹石窟的佛教思想基础与框架——对龟兹石窟的毗昙学考察[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刘剑锋;;论早期中土毗昙学之兴起[J];法音;2009年01期
4 吴丹;;毗昙学对慧远佛学思想的影响[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11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张春海;龟兹学研究:找到正确门径 进入自由王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本文编号:13109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31099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