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辽西古文化区史前玉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1 02:24

  本文关键词:辽西古文化区史前玉器研究 出处:《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辽西文化区 史前玉器 礼器功能


【摘要】:考古学文化区系意义上的辽西文化区,具体地望约当辽宁西部、内蒙古东南部和河北东北部一带。这一带是我国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区、北方牧业区与中原农耕区的交壤区域和分界地带。这种特殊的地理区位和生态环境,使得辽西古文化区成为中国南北文化交汇,世界东西民族杂处的文明中心区域。由于西辽河、大凌河和滦河三大水系的纵横分布,本区遂又自然地划分为西辽河流域、大凌河流域和滦河流域三个亚区。史前的辽西从距今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到距今4000年前后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在长达四五千年之久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秉承着一种一脉承传的玉文化传统。此间的辽西古玉发展分为以兴隆洼文化和赵宝沟文化玉器为代表的早期、以红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玉器为代表的中期、以夏家店下层文化玉器为代表的晚期三个历史期别。目前在本区发现的早期玉器,均属真玉,即阳起石与透闪石结晶体。选料如此考究,说明当时的兴隆洼文化先民已经对玉材有了十分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迹象表明,如此工艺水平,绝非中国早期制玉的初始,中国古代的制玉和用玉历史,应该有着比兴隆洼时代更为深厚的渊源。早期的辽西史前玉器出自非普通氏族成员墓葬的现象说明,玉器一开始是作为社会分化的产物出现在辽西史前社会的。它的出现,意味着社会的分层与分化。区分贵贱、标识身份是玉器的基本职责,而用为礼器,则是辽西古玉的基本社会功能。当历史发展到了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的国家文明到来之际,辽西古玉所秉赋的礼器职责与功用仍在继续,所不同的,此时的辽西古代礼玉所行使的礼玉功能,主要是用于上流社会的人事活动,而非主要用于神事了。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87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敬国;张敏;陈启贤;;线性工具开料之初步实验——玉器雕琢工艺显微探索之一[J];东南文化;2003年04期

2 张国强;红山文化玉器研究的再思考[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3 姚士奇;从古史传说的角度看史前玉器的历史作用[J];珠宝科技;2003年05期

4 孔德铭;安阳市博物馆藏殷墟玉器选介[J];中原文物;1993年03期

5 刘国祥;黑龙江史前玉器研究[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2000年01期

6 陈辉;;玉器拍卖渐火明清行货备受追捧[J];中国拍卖;2005年Z1期

7 张广文;;张广文谈明代玉器(连载之一) 明代玉器的分期特点(上) 明早期玉器——以考古发现及故宫藏传世玉器为例[J];紫禁城;2007年08期

8 杨伯达;;中国古玉研究刍议五题[J];文物;1986年09期

9 杨晶;;中国史前玉器概述[J];华夏考古;1993年03期

10 潘守永;中国古代玉器研究在东瀛——林巳奈夫《中国古玉的研究》评介[J];东南文化;199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兆江;;我国史前玉器文化的地域分布及研究意义[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郭大顺;;史前玉器分区研究的启示[A];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C];2004年

3 张彩娟;;在文物保管工作中加强对文物的科学研究[A];继承 发展 保护 管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十年学术研讨纪念集[C];2010年

4 闻广;荆志淳;;中国古玉地质考古学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29—30)[C];1997年

5 闻广;;《周礼·考工记·玉人》分别等级用真假玉的地质考古学研究[A];地质学史论丛(3)[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晓晶;玉器起源探索之典范,兴隆洼玉器研究之集成[N];中国文物报;2008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刘国祥;巴林右旗史前玉器的发现及重要意义[N];中国文物报;2011年

3 王军;史前玉器同览[N];中国矿业报;2005年

4 ;君子比德于玉[N];中国改革报;2010年

5 周晓晶;中国玉文化玉学研究的里程碑[N];中国文物报;2006年

6 荆志淳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 唐际根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商代用玉及其反映的社会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零余;考古印证史前玉器时代[N];中国矿业报;2004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叶茂林;再谈齐家文化玉器[N];中国文物报;2006年

9 记者 孙国权 付占营 通讯员 张国强;八千年前兴隆洼文化玉器凸显中华玉文化源头[N];赤峰日报;2007年

10 殷志强;一个青年考古学家的成长轨迹[N];中国文物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秀侃;吴越玉器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倪玉湛;夏商周青铜器艺术的发展源流[D];苏州大学;2011年

3 郭明建;聚落形态与玉器生产[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特特;辽西古文化区史前玉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2 韩静;楚地玉器综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静;新石器时代鸟纹玉器区域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4 刘璐;中国古代花鸟玉器刍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潇慧;古代人形玉器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6 王玉妹;齐家文化玉器的考古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权敏;陕西龙山时代至夏时期玉器的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康波;黑龙江出土史前玉器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王玉华;东北地区史前玉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10 谢晓燕;齐家文化玉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14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314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8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