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中唐代舞蹈造像的考察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5 12:41
本文关键词:龙门石窟中唐代舞蹈造像的考察和研究 出处:《重庆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龙门石窟 唐代 舞蹈造像 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舞
【摘要】:龙门石窟是中华石窟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之星,它向世人展示了神秘而博采的中华文化。唐代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高峰期,舞蹈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全盛时代。唐代审美情趣的开放使其舞蹈风格自由奔放、华美俏丽。而龙门石窟中的唐代舞蹈造像更反映了唐人大气、开放、创新的内在思想,展现给我们的造像也更加中国化、世俗化。在经历了第二次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背景下,南北文化合流与中西文化的沟通,让唐代舞蹈在整个舞蹈史上大放异彩,宏阔自信。所以,对龙门石窟唐舞蹈造像的整理挖掘与保护也显得更有意义。本文在立足于舞蹈学这一学科的前提下,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图片案例分析、田野调查等方法,把论文分为了六个章节进行研究论述:第一章将为什么研究、研究的范围、研究的意义、目前学术专家研究的成果、以及本文研究的时间(断代研究)和项目范围进行了整理归纳,并提出了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和针对这些问题需要的材料与方法。第二章,这一章论述了龙门石窟中唐代舞蹈造像历史基础,它是中原石窟文化与唐代舞蹈文化的完美结合。第三章,也就是本文的重点,将所有笔者可以搜集到的龙门石窟唐代舞蹈造像用舞者的眼光进行分类描述整理,将典型性的舞蹈造像拿出来做舞蹈形态、动态的分析解说。第四章,根据前面几章的综合分析,得出在唐代历史背景下,总结出龙门石窟唐代舞蹈造像的审美特征,它具有优雅大气的形态美、自由开放的意象美以及宗教与现实融合的世俗之美。第五章,舞者研究石窟发掘石窟,最终是希望这些遗落的知识可以运用到当今的教学与编创之中,用创作来继承我们的文化遗产也是舞者致敬历史舞蹈文化的方式,通过对当今古典舞发展创作的分析,说明石窟舞蹈艺术对古典舞发展的意义。第六章,石窟舞蹈艺术不仅向我们传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我们更应该从研究分析中得出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笔者个人力量虽小,但能为唐代舞蹈史以及舞台艺术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参考,本文的期望便足以。愿本文能贡献一些绵薄之力。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879.3;J7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林雅t;;石窟艺术中的伎乐人研究——以中国三大石窟为例[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2 王克芬;;中国佛教艺术中舞蹈形象的考察与研究[J];艺术百家;2011年03期
3 刘华东;;浅谈龙门石窟塑像的审美特点[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李晓霞;;龙门石窟东山擂鼓台区乐舞资料的新发现[J];文物;2007年10期
5 刘晓真;麦芒上的艺术家——与舞蹈《千手观音》编导张继刚谈舞[J];艺术评论;2005年04期
6 王克芬;试论龙门石窟舞蹈雕像的中原风格[J];文艺研究;2005年02期
,本文编号:13328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332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