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的意义——北齐徐显秀墓壁画的艺术语言及相关文化探索
发布时间:2018-02-22 08:20
本文关键词: 墓室壁画 艺术语言 文化内涵 图像学 出处:《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在中国美术史上,魏晋南北朝是艺术“自觉”的时期,但那个时期的艺术面貌,长期以来只能在史料记载中找到一些踪影,而很难见到相应的图像资料。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墓相继发掘,使我们对那一时期的艺术印象逐渐清晰起来。2002年北齐徐显秀墓发掘完毕,其保存完整、描绘精美、独具特色的墓室壁画再次引起了对这一时期墓室壁画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徐显秀墓壁画为研究对象,运用“图像学”的美术史方法,将艺术风格与时代、文化、社会结合起来,力求对徐显秀墓壁画的艺术语言和文化内涵作出全面、系统、深入的分析探讨。通过对徐显秀墓壁画与那个时代的互文关系的考察,达到对二者的理解。 论文分为综述、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和结语五个部分,其中,第三章是论述的重点所在。 综述部分意在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目前对徐显秀墓壁画的研究尚不充分的现状、以及论文所使用的图像学研究方法。图像学方法是20世纪美术史重要的研究方法,它将艺术风格学、艺术社会学、艺术文化学融为一体,对于研究徐显秀墓壁画这一透露着时代、文化、社会内涵的图像非常适用。 第一章介绍了徐显秀墓壁画的发掘与现状。此墓曾遭盗窃,在相关部门展开近两年的工作后,于2002年挖掘完毕,清理出彩绘壁画326平方米,分布于墓道、甬道、墓室三个主要部分以及过洞和天井处。由于时间与气候的销蚀,加之盗墓者的破坏,徐显秀墓壁画有一些损毁不清的地方,但相对来说,其保存状况是迄今为止所发掘的东魏北齐墓葬壁画中最为完整的贵族墓葬,326平方米的壁画在面积上也是最大的。而对于徐显秀墓壁画的研究,从目前来看尚不充分。因此,徐显秀墓壁画有较高的图像资料价值和较强的学术研究必要。 在第二章中,笔者从宏观角度考察了徐显秀墓壁画所处的时代氛围,即魏晋南北朝那个艺术“自觉”的时代,而构成这个时期的艺术“自觉”的因素包括玄学、佛学的兴起;艺术主题和表现方式的变化;绘画理论的成果。多民族与多元文化的交互作用使得魏晋南北朝时代人们的观念、行为以及文学艺术,都呈现出独特的面貌。 接下来正式进入对徐显秀墓壁画的微观分析,第三章在写作时依据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将图像与意义(即图像中包含的时代、社会和文化内涵)相结合展开论述,以壁画的构图、造型、线条和色彩、总体风格等形式因素为切入点,将这些艺术形式与当时复杂多元的文化因素相联系展开分析,力求通过分析徐显秀墓壁画这一个体的艺术风貌,去窥见魏晋南北朝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与文化品格,去寻找一条连接汉唐艺术的纽带,笔者以为,这才是图像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最后的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在全文的论述过程中,笔者尽力做到理性推理、感性捕捉、清晰梳理、深入论证。尤其在关于徐显秀墓壁画风格“简易标美”的问题上,在目前学界有两种对立看法,有持肯定态度的,也有因壁画的未完成性而持否定观点的。笔者经过对史料及壁画图像本身的研究,得出了一个比较客观的结论,那就是徐显秀墓壁画确属“简易标美”之风格,但由于其“无意而为之”,所以是“无心插柳的成就”,并且也不能代表“简易标美”的最高水平。但作为鲜有的可以窥见“简易标美”之一斑的原始资料,徐显秀墓壁画又是具有很高价值的,笔者以为这也是一种历史的力量。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879.41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高宇琪;;浅析敦煌莫高窟艺术成就中的色彩应用[J];大众文艺;2012年1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磊;中国古代北斗信仰的考古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丹丹;图像的共识[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239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523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