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叉手”礼图像考

发布时间:2018-02-25 10:11

  本文关键词: “叉手”礼 图像 赵逸公墓 王处直墓 出处:《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叉手"礼,系揖礼的一种,分佛教"叉手"礼和世俗"叉手"礼两种表现形式。佛教"叉手"礼,历史文献多有记载。关于世俗"叉手"礼图像信息,诸多学者认为见于宋元以后。本文通过对晚唐(829)赵逸公墓、五代(924)王处直墓以及宋、辽、金壁画墓中的"叉手"人物图像进行梳理和比较分析,同时结合历史文献与传世绘画作品图像信息进行考证,认为世俗"叉手"礼最早出现于宋代的结论欠妥。"叉手"礼图像应该在唐和五代时期就已经出现,并已经成为当时流行的常用礼仪。
[Abstract]:The "fork hand" ritual, a kind of bow ceremony, is divided into two forms: Buddhist "fork hand" ritual and secular "fork hand" ritual. Buddhist "fork hand" ritual has many records in historical documents. Information about secular "fork hand" ritual image. Many scholars think it can be seen after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images of the "forked hands" figures in the tombs of the late Tang Dynasty and the late Tang Dynasty (829), the Tombs of Zhao Yigong, the Tombs of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he tombs of the Song, Liao and Jin dynasties. At the same time, combining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with the image information of the world's painting works,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secular "fork hand" ceremony first appeared in the Song Dynasty. The "fork hand" ritual image should have appeared in the Tang and the five dynasties. And has become popular at that time the common etiquette.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分类号】:K87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董志翘;《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在名物训诂方面的价值——纪念沈从文先生百年诞辰[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屈婷;冯东东;;“叉手”礼新考证[J];理论界;2010年01期

3 李艳琴;;从《祖堂集》看“叉手”一词的确义及其他[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2 陈磊;;李商隐诗文宗韩说辨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张金铣,赵建玲;唐末清口之战及其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4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6 魏宏灿;;建安时期的天灾对建安文学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孔祥军;;曹操政治战略核心研究——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为考察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王思豪;;论桐城派古文选本中的古赋思想——以《古文辞类纂》等主要古文选本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何丽华;东汉封君之封地地理分布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10 徐乐军;;论《香奁集》之于唐末诗坛的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聂顺新;;影子官寺:长安兴唐寺与唐玄宗开元官寺制度中的都城与地方[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高慧斌;;试论南朝私学发展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金滢坤;;唐五代科举考试中的冒籍——中国最早的“高考移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赵凯;;汉魏之际“大冀州”考[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6 宋坤;;新出唐冀州留后官李方简墓志考释[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7 秦臻;;四川东汉陵墓石兽所见丧葬艺术赞助人问题[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彭琼英;;唐代都市娱乐文化与都市文体的发展[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姚乐;;关于汉盐渎县的几个问题[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孔祥军;;《汉书·地理志》盐官考[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方广岭;清代直隶方志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慧智;儒经及其经学阐释对杜诗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华;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叶娟;现代婚礼服装饰的民族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雷丹;中国佛教与道教人生哲学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范文娟;嵩山古建筑群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崔懿晟;清代理藩院及其立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吴雯雯;泰山岱顶人文景观的历史演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范艳清;《史记》与魏晋南北朝文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陈克标;西汉游侠与乡里秩序[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汪yN;从同经异译看“叉手”一词的确义[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汪yN;;同经异译比较释词举隅[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郑以墨;;王处直墓十二生肖浮雕初探[J];文物春秋;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以墨;五代墓葬美术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15340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5340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a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