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商时期考古学文化演进及与中原地区的联系
本文选题:长江中游 切入点:商时期 出处:《考古》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长江中游地区商时期考古学文化演进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早商一、二期时商文化在长江中游直接分布或间接影响着各区域文化的发展;早商三期至殷墟一期是商文化趋于消退、土著文化逐渐兴起的文化整合阶段;殷墟二期至周初,这一时期长江中游区域文化得以迅速发展,并产生了具有地域特征的青铜文明。
[Abstract]:The evolution of archaeological culture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he first and second periods of the Shang culture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ulture; From the early Shang period to the first phase of the Yin ruins, the Shang culture tends to fade and the native culture gradually rises. From the second stage of the Yin ruins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Zhou Dynasty, the regional culture of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develops rapidly and produces the bronze civilization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2CKG003) 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2JZ046)的中期研究成果
【分类号】:K8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家和 ,杨日新 ,徐长青;江西省新干县牛头城遗址调查与试掘[J];东南文化;1989年01期
2 李家和;江西德安石灰山商代遗址试掘[J];东南文化;1989年Z1期
3 席道合 ,雷芬;安乡县子龙庵遗址发掘主要收获[J];湖南考古辑刊;1999年00期
4 李伯谦;;中国青铜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分区系统[J];华夏考古;1990年02期
5 张昌平;;夏商时期中原与长江中游地区的文化联系[J];华夏考古;2006年03期
6 余从新;安陆县晒书台商周遗址试掘[J];江汉考古;1980年01期
7 周厚强;孝感、黄陂两县部分古遗址复查简报[J];江汉考古;1983年04期
8 ;沙市官堤商代遗址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85年04期
9 熊卜发 ,鲍方铎;黄陂出土的商代晚期青铜器[J];江汉考古;1986年04期
10 王劲;;后石家河文化定名的思考[J];江汉考古;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崇云;朱华东;陆勤毅;;江淮地区商周青铜器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安徽史学;2012年03期
2 段双喜;;江总生平与佛教关系考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吴立;王心源;阮铮铮;吴学泽;;汉代以后巢湖流域文化衰落的环境考古学观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4 刘刚;;“江旁十五邑”与陈郢至云梦之路——宋玉辞赋地理考之四[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董雪静;殷商地域文化与《诗经》恋歌[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6 王乐文;;论朱开沟遗址出土的两类遗存[J];边疆考古研究;2004年00期
7 盛立双;;燕山南麓夏商时期考古遗存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07年00期
8 王乐文;;试论朱开沟文化的起源、发展与消亡[J];北方文物;2006年03期
9 豆海锋;王立新;;试析昌平张营遗址早期青铜时代遗存[J];北方文物;2010年03期
10 李慧芬;;从长江流域考古学文化看商代的南土[J];沧桑;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奇洪;;湖北经济突围之抉择[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栾贵勤;孟仁振;田芳;;点轴开发模式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应用研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许智范;;由考古资料探索商周江西社会[A];艺海探真——论文论著选编[C];2011年
4 张祖群;;试论首都经济圈内部(晋—京津冀)的空间联系与文化变迁——基于“太行八陉”线路文化遗产之概念[A];2012京津冀晋蒙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韩建业;;试论北京地区夏商周时期的文化谱系[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9[C];2009年
6 章宏伟;;论明代杭州私人出版的地位[A];明太祖与凤阳[C];2009年
7 王尚义;;河流廊道与先秦时期都城分布的流域性特征[A];中国古都研究(总第二十四辑)[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莉荔;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市场配置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贾文丽;汉代河西军事地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豆海锋;长江中游地区商代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国栋;中华武术现代传承困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牛长立;比较视野中的鄂尔多斯式青铜斧[D];南京大学;2011年
7 张文诺;文学大众化与解放区小说[D];兰州大学;2011年
8 冯玉新;界域变动与地方社会[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郝建杰;《诗经·国风》地域性考论[D];上海大学;2011年
10 周红;湖南沅水流域古镇形态及建筑特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衡;奻娭殷墟文化分期(续完)[J];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4年05期
2 李家和 ,杨日新 ,徐长青;江西省新干县牛头城遗址调查与试掘[J];东南文化;1989年01期
3 林华东;对湖熟文化正名、分期及其他[J];东南文化;1990年05期
4 白坚 ,曹柯平 ,杨隆庆 ,陈晓东 ,翁松龄;九江县龙王岭遗址试掘[J];东南文化;1991年06期
5 刘莉,陈星灿;城:夏商时期对自然资源的控制问题[J];东南文化;2000年03期
6 ;1995年郑州小双桥遗址的发掘[J];华夏考古;1996年03期
7 王劲;江汉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综述[J];江汉考古;1980年01期
8 李龙章;林邦存;;房县羊鼻岭遗址调查简报[J];江汉考古;1982年01期
9 李龙章 ,彭明祺 ,向绪成 ,王然;湖北通城尧家林遗址的试掘[J];江汉考古;1983年03期
10 林春;宜昌地区长江沿岸夏商时期的一支新文化类型[J];江汉考古;1984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张小雷 朔知;[N];中国文物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豆海锋;长江中游地区商代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善德;;先秦时期珠江三角洲环境变迁与文化演进[J];华夏考古;2007年02期
,本文编号:15848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584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