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论瓜州东千佛洞第二窟施宝度母图像源流及相关问题

发布时间:2018-03-23 04:25

  本文选题:东千佛洞 切入点:施宝度母 出处:《故宫博物院院刊》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讨论了瓜州东千佛洞第二窟中心柱南北侧两铺对称的壁画。首先,依据印藏佛教艺术的脉络,将具有波罗(Pāla)风格、过去被判定为男尊的主尊重订为《纳塘百法》(sNar thang brgya rtsa)与《宝源百法》(Rin‘byung brgya rtsa)中所收的施宝度母。在此基础上,作者"重新发现"西夏文化圈共有4件施宝度母或观音作品,但几无西藏本土所作。在梳理施宝观音与度母在印度、尼泊尔的脉络后,提出成对出现的两铺度母"甘露施饿鬼"和"七宝施贫儿"的情节,乃是唐代密教千手观音信仰在8-13世纪的产物,作者由此考证了此组像所据经典及宗教内涵。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Guazhou East thousand Buddha cave cave second South Side shop two central column symmetric murals. Firstly, on the basis of Tibetan Buddhist art context, with the Baltic (P. LA) was determined as the main style of male statue set "respect Tang Bai Na method (sNar thang brgya RTSA) > and < treasure source 100 method (Rin Byung brgya RTSA >") in the application of Baodu mother. On this basis, the author of the "rediscovery" of Xixia Culture Circle were 4 piece Baodu mother or Guanyin works, but no local Tibet made. In combing Shi Bao Guanyin and Tara in India, Nepal after the context a pair of two, "Shi Pu Tara dew of ghosts" and "seven Shi pauper" plot, is the Tang Dynasty in the 8-13 century esoteric Avalokitesvara belief product, the author of this research group as according to classical and religious connotation.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汉藏佛教美术研究所;
【分类号】:K879.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惠民;;莫高窟第205窟施宝观音与施甘露观音图像考释[J];敦煌学辑刊;2010年01期

2 张伯元;东千佛洞调查简记[J];敦煌研究;1983年00期

3 王惠民;;“甘露施饿鬼、七宝施贫儿”图像考释[J];敦煌研究;2011年01期

4 王惠民;安西东千佛洞内容总录[J];敦煌研究;1994年01期

5 孙伯君;;西夏仁宗皇帝的校经实践[J];宁夏社会科学;2013年04期

6 黄延军;;内蒙古博物馆藏西夏文《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残片考[J];西夏学;2007年0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先堂;;瓜州东千佛洞第2窟供养人身份新探[J];敦煌学辑刊;2006年04期

2 郭yP孟;;敦煌石窟“卢舍那佛并八大菩萨曼荼罗”初探[J];敦煌学辑刊;2007年01期

3 崔惠萍;张多勇;张亚萍;;庆阳北石窟寺的研究现状与尚未解决的问题[J];敦煌学辑刊;2009年03期

4 张先堂;;瓜州东千佛洞第5窟西夏供养人初探[J];敦煌学辑刊;2011年04期

5 胡同庆;宋琪;;安西东千佛洞研究编年述评[J];敦煌研究;2006年05期

6 王惠民;;“甘露施饿鬼、七宝施贫儿”图像考释[J];敦煌研究;2011年01期

7 胡同庆;;陈万里监视、阻止华尔纳盗窃敦煌壁画一事之质疑[J];敦煌研究;2011年02期

8 张青玺;徐萍;;略论民国时期甘肃河西地区烟毒问题[J];甘肃高师学报;2010年02期

9 尚季芳;;民国时期甘肃鸦片吸食状况及成因论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10 张景平;;士与二十世纪的实践性儒学——试论刘尔p樀乃枷搿⑹导捌湟庖錥J];国学论衡;2007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景平;;士与二十世纪的实践性儒学——试论刘尔p樀乃枷搿⑹导捌湟庖錥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健彪;近代西北回族社会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冯尕才;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森林变迁及林业建设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3 黄正林;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经济研究(1644-1949)[D];河北大学;2006年

4 尚季芳;民国时期甘肃毒品与禁毒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裴庚辛;1933-1945年甘肃经济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董倩;明清青海商品经济与市场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国栋;民国时期的民族问题与民国政府的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8 侯慧明;胎藏曼荼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袁文伟;民国时期西北土匪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贾伟;明清时期河湟地区民族人口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红红;甘肃瓜州东千佛洞第五窟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杜培;民国时期甘肃黄河皮筏与筏户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徐双明;安多古刹—叶尔巴寺的历史与现状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刘征;民国时期甘宁青农村高利贷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5 王晓玲;西夏晚期石窟壁画艺术特色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朱长彦;从甘肃官立法政学堂到国立兰州大学(1909-1949)[D];兰州大学;2008年

7 解程姬;20世纪30年代西北行记与西北开发[D];内蒙古大学;2008年

8 吴晓冬;张掖大佛寺及山西会馆建筑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吴孟显;近代晋南农村市场的发展与社会变迁(1860-1949)[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冯尕才;民国时期甘肃森林资源流失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金波;西夏的藏传佛教[J];中国藏学;2002年01期

2 聂鸿音;俄藏5130号西夏文佛经题记研究[J];中国藏学;2002年01期

3 王惠民;;莫高窟第205窟施宝观音与施甘露观音图像考释[J];敦煌学辑刊;2010年01期

4 王惠民;敦煌千手千眼观音像[J];敦煌学辑刊;1994年01期

5 施萍亭;敦煌随笔之四[J];敦煌研究;1987年04期

6 王惠民;《沙州刺史李无亏墓志》跋[J];敦煌研究;2004年05期

7 李敏;莫高窟唐代前期艺术中的菩萨头冠[J];敦煌研究;2004年06期

8 蒋晓春;伍洪建;邵磊;;营山县太蓬山石窟内容总录[J];敦煌研究;2010年01期

9 孙伯君;;黑水城出土西夏文《佛说圣大乘三归依经》译释[J];兰州学刊;2009年07期

10 聂鸿音;大度民寺考[J];民族研究;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白滨;;元代西夏一行慧觉法师辑汉文《华严忏仪》补释[A];西夏学(第一辑)[C];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慧;李海祥;;邯郸市博物馆藏《白衣大悲五印心陀罗尼经》碑[J];文物春秋;2010年03期

2 钱屿;;骑观音金铜像考述[J];收藏家;2010年03期

3 李翎;;“引路菩萨”与“莲花手”——汉藏持莲花观音像比较[J];西藏研究;2006年03期

4 ;精美绝伦的中国国宝[J];艺术·生活;2001年04期

5 张歆旎;;千手观音造像与毗沙门天王造像研究[J];飞天;2009年18期

6 王惠民;;“甘露施饿鬼、七宝施贫儿”图像考释[J];敦煌研究;2011年01期

7 狄会忠;在印举行敦煌艺术展览暨中印石窟艺术讨论会[J];敦煌研究;1992年02期

8 ;印科[x院晈媡尙美W 干涉朝洰[J];科学通报;1951年02期

9 邢湘臣;;“莲”始源考释[J];化石;1990年02期

10 王■;印度造型艺术的外来因素问题[J];敦煌学辑刊;199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翎;;“引路菩萨”与“莲花手”——汉藏持莲花观音像比较[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夏雷鸣;;从OI卢文文书看鄯善国僧人的社会生活——兼谈晚唐至宋敦煌世俗佛教的发端[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何岩巍;;门头沟大众祭祀空间的地理分布与社会功能[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永定河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4 金申;;关于释迦的苦行像[A];炳灵寺石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林钧永;;中世纪北印度“吉祥天女”钱币浅释[A];全疆钱币研究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瑞哲;;小乘佛教根本说一切有部经律在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反映[A];龟兹学研究(第一辑)[C];2006年

7 蒋海明;苗永海;;谁是“索特·美加斯”——兼谈贵霜王朝无名王钱币的文化内涵[A];中国钱币学会丝绸之路货币研讨会专刊[C];2004年

8 付成金;邱龙凡;;从汉代双鱼画像论韩国普州太后许氏的国籍[A];中国汉画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9 袁明祥;;试论南方丝绸之路货币[A];福建省钱币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第五次东南亚历史货币暨海上丝绸之路货币研讨会专辑[C];1994年

10 于廷明;;甘肃银元研究[A];甘肃省钱币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专辑[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周戎;泰姬陵350大寿 印度要庆祝半年[N];光明日报;2004年

2 丁海霞;无形的遗产:各国新年习俗[N];中国文物报;2004年

3 史敏;敦煌飞天[N];中国文化报;2006年

4 毛海峰;专家推测:“玄奘”珍宝可能藏于大雁塔[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5 本报记者 胡劲华;海洋遗梦600年[N];财经时报;2005年

6 冯霄;英、墨、印三国世界遗产的管理[N];中国旅游报;2004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杨鸿勋;破解唐慈恩寺大雁塔原状之谜[N];中国文物报;2004年

8 ;昙曜五窟[N];大同日报;2006年

9 李力;石窟寺中的壁画和泥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10 ;中国佛塔之说[N];忻州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元林;北朝——隋时期敦煌法华艺术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2 刘颖;敦煌莫高窟吐蕃后期经变画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3 李正晓;中国内地早期佛教造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常红红;甘肃瓜州东千佛洞第五窟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斯斐;云南剑川石窟神像艺术的地方特性及其成因试探[D];复旦大学;2010年

3 何旭佳;西夏水月观音图像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4 任平山;迦陵频伽及其相关问题[D];四川大学;2004年

5 张鹏;神游的飞天[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彭建兵;敦煌石窟早期密教状况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7 李瑞哲;克孜尔“西域式”石窟模式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8 刘莉莉;河洛地区北朝佛教造像碑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9 陈月香;内蒙古阿尔寨石窟31窟壁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518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6518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b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